荊門
- 拼音jīng mén
- 注音ㄐ一ㄥ ㄇㄣˊ
- 繁體荊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荊門[ jīng mén ]
⒈ ?湖北省地級市。位于湖北省中部,面積353平方公里,市區(qū)面積41平方公里,人口11萬。焦枝鐵路穿過市區(qū)。是石油化工城市。
英Jingmen;
引證解釋
⒈ ?柴門。
引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:“有人問 袁侍中 曰:‘ 殷仲堪 何如 韓康伯 ?’答曰:‘理義所得,優(yōu)劣乃復(fù)未辨;然門庭蕭寂,居然有名士風(fēng)流, 殷 不及 韓。’故 殷 作《誄》云:‘荊門晝掩,閑庭晏然?!?br />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尋山志》:“荊門晝掩,蓬戶夜開,室迷夏草,徑惑春苔?!?/span>
⒉ ?山名。在今 湖北省 宜都縣 西北, 長江 南岸,隔 江 和 虎牙山 相對。江水湍急,形勢險峻。古為 巴蜀 荊吳 之間要塞。
引《后漢書·公孫述傳》:“又遣 田戎 及大司徒 任滿 ……等拔 巫 及 夷陵、夷道,因據(jù) 荊門。十一年,征南大將軍 岑彭 攻之, 滿 等大敗, 述 將 王政 斬 滿 首降于 彭?!?br />三國 魏 陳琳 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若使水而可恃,則 洞庭 無 三苗 之墟, 子陽 無 荊門 之?dāng) !?br />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二》:“江 水又東歷 荊門 虎牙 之間。 荊門 在南,上合下開,闇徹山南,有門像虎牙;在北,石壁色紅,間有白文,類牙形,并以物像受石,此二山 楚 之西塞也。”
唐 李白 《渡荊門送別》詩:“渡遠(yuǎn) 荊門 外,來從 楚國 游?!?br />宋 陸游 《入蜀記》卷六:“過 荊門 十二碚,皆高崖絕壁,嶄巖突兀,則峽中之險可知矣…… 荊門 者,當(dāng)以險固得名?!?/span>
⒊ ?指 荊州。
引唐 王維 《寄荊州張丞相》詩:“所思竟何在?悵望深 荊門?!?br />趙殿成 箋注:“唐 人多呼 荊州 為 荊門。文人稱謂如此,不僅指 荊門 一山矣?!?/span>
國語辭典
荊門[ jīng mén ]
⒈ ?用木柴做成的門。
引南朝梁·陶弘景〈尋山志〉:「荊門晝掩,蓬戶夜開?!?/span>
⒉ ?山名。(1)?位于湖北省宜都縣西北,與虎牙山相對。形勢險要,自古為重要關(guān)塞。(2)?位于湖北省荊門縣南。
⒊ ?縣名。位于湖北省境中部,介于漳水、漢水之間,荊山山脈東南。
荊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門 | mén | 門 | 3畫 | 基本字義 門(門) mén(ㄇㄣˊ) ⒈ ?建筑物的出入口,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(guān)的裝置:門兒。門口。開門見山。 ⒉ ?形狀或作用像門的東西:電門。 ⒊ ?途徑,訣竅:門徑。門道兒。 ⒋ ?舊時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現(xiàn)亦指一般的家庭:門第。門風(fēng)。門婿。長( zhǎng )門長子。 ⒌ ?事物的分類:分門別類。 ⒍ ?宗教的教派或?qū)W術(shù)思想的派別:教門。門徒。 ⒎ ?量詞:一門大炮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門 閅 漢英互譯 door、gate、gateway、ostium、phyl |
荊 | jīng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荊 jīng(ㄐ一ㄥ) ⒈ ?落葉灌木,葉有長柄,掌狀分裂,開藍(lán)紫色小花,枝條可編筐籃等(亦稱“楚”):紫荊。荊條。荊棘。披荊斬棘。 ⒉ ?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:負(fù)荊請罪。 ⒊ ?中國古代“九州”之一,春秋時楚國別稱:荊州。荊璞(喻美質(zhì)、未經(jīng)任用的卓越人才)。 ⒋ ?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:拙荊。山荊。荊妻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荊 漢英互譯 vitex 造字法 形聲、從艸、刑聲 English thorns; brambles; my wife; cane |
荊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荊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