巾幗
- 拼音jīn guó
- 注音ㄐ一ㄣ ㄍㄨㄛˊ
- 繁體巾幗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巾幗[ jīn guó ]
⒈ ?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(fā)飾。借指婦女。
例諸葛亮數(shù)挑戰(zhàn),帝(司馬懿)不出,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?!稌x書·宣帝紀(jì)》
巾幗英雄。
英women in general;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(fā)飾。
引《晉書·宣帝紀(jì)》:“亮 ( 諸葛亮 )數(shù)挑戰(zhàn),帝( 司馬懿 )不出,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?!?br />《新唐書·東夷傳·高麗》:“庶人衣褐,戴弁。女子首巾幗?!?br />后因以為婦女的代稱。 明 沉璟 《義俠記·征途》:“鬚髯輩,巾幗情,人間羞殺丈夫稱?!?br />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二班》:“媼亦以陶椀自酌,談飲俱豪,不類巾幗?!?br />董必武 《武昌東湖九女墩詩(shī)》:“自求解放入天軍,巾幗英雄著義聲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巾幗[ jīn guó ]
⒈ ?古代婦女用以覆發(fā)的頭巾和發(fā)飾。后用巾幗代稱女子。
引《新唐書·卷二二〇·東夷傳·高麗傳》:「庶人衣褐,戴弁。女子首巾幗?!?br />《三國(guó)演義·第一〇三回》:「孔明乃取巾幗并婦人縞素之服,盛于大盒之內(nèi),修書一封,遣人送至魏寨。」
《聊齋志異·卷二·巧娘》:「此丈夫而巾幗者,何畏之?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五四回》:「你看!他不過是個(gè)巾幗,還曉得看詩(shī)。怎有個(gè)鶯脰湖大會(huì)大作詩(shī)的呢?」
反須眉
巾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巾 | jīn | 巾 | 3畫 | 基本字義 巾 jīn(ㄐ一ㄣ) ⒈ ?擦東西或包裹、覆蓋東西的用品,多用紡織品制成:手巾。圍巾。領(lǐng)巾。枕巾。餐巾。巾幗(“幗”是古代婦女的頭巾,指婦女,如“巾巾英雄”)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a piece of clo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erchief; towel; turban; KangXi radical number 50 |
幗 | guó | 巾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幗(幗) guó(ㄍㄨㄛˊ) ⒈ ?古代婦女的頭巾、帕:巾幗英雄(女英雄)。 異體字 幗 蔮 造字法 形聲:從巾、國(guó)聲 English women's headgear; mourning cap |
巾幗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