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辯
- 拼音jiǔ biàn
- 注音ㄐ一ㄡˇ ㄅ一ㄢˋ
- 繁體九辯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九辯[ jiǔ biàn ]
⒈ ?(1)夏樂(lè)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(1) 夏 樂(lè)名。
引《楚辭·離騷》:“啟 《九辯》與《九歌》兮, 夏康 娛以自縱?!?br />王逸 注:“《九辯》、《九歌》, 禹 樂(lè)也。言 禹 平治水土,以有天下……故九州之物,皆可辯數(shù)?!?br />《山海經(jīng)·大荒西經(jīng)》:“﹝ 夏后開(kāi) ﹞上三嬪于天,得《九辯》與《九歌》以下?!?br />郭璞 注:“皆天帝樂(lè)名也, 開(kāi) 登天而竊以下用之也?!?br />(2)《楚辭》篇名。也作《九辨》。 漢 王逸 《〈九辯〉序》:“宋玉 者, 屈原 弟子也,閔惜其師忠而放逐,故作《九辯》以述其志?!?br />唐 陸龜蒙 《讀襄陽(yáng)耆舊傳》詩(shī):“《離騷》既日月,《九辯》即列宿?!?br />后亦作為吊亡哀傷的文章之代稱。 宋 蘇軾 《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·太皇太后閣》之一:“愿儲(chǔ)醫(yī)國(guó)三年艾,不作沉 湘 《九辯》文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九辯[ jiǔ biàn ]
⒈ ?夏代的樂(lè)曲。
引《楚辭·屈原·離騷》:「啟九辯與九歌兮,夏康娛以自縱?!?br />漢·王逸·注:「九辯,九歌,禹樂(lè)也?!?/span>
⒉ ?《楚辭》篇名。王逸以為乃屈原弟子宋玉憫其師忠而遭逐,故作〈九辯〉以述其志。
九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九 | jiǔ | 丿 | 2畫 | 基本字義 九 jiǔ(ㄐ一ㄡˇ) ⒈ ?數(shù)目,八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玖”代):九歸。 ⒉ ?泛指多次或多數(shù):九死一生。九霄云外。 異體字 玖 漢英互譯 nin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ine |
辯 | biàn | 辛 | 16畫 | 基本字義 辯(辯) biàn(ㄅ一ㄢˋ) ⒈ ?說(shuō)明是非或爭(zhēng)論真假:分辯(亦作“分辨”)。爭(zhēng)辯。答辯。辯白。辯駁。辯護(hù)。辯解( jiě )。辯論。辯士。辯證。 異體字 辯 辡 ? 漢英互譯 argue、debate、dispute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辯省聲 English dispute, argue, debate, discuss |
九辯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九辯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