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耳
- 拼音juàn ěr
- 注音ㄐㄨㄢˋ ㄦ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卷耳[ juǎn ěr ]
⒈ ?又稱“苓耳”。石竹科。多年生草本,有茸毛。葉對生。春季開白花。分布于中國北方及長江流域各地。全草入藥,能清熱解毒。
引證解釋
⒈ ?菊科植物,又稱“蒼耳”或“枲耳”。
引《詩·周南·卷耳》:“采采卷耳,不盈頃筐。嗟我懷人,寘彼周行?!?br />毛 傳:“卷耳,苓耳也。”
朱熹 集傳:“卷耳,枲耳。葉如鼠耳,叢生如盤?!?/span>
⒉ ?石竹科植物。多年簇生草本,根狀莖細長,莖基部匍匐,上部直立,綠色并常帶淡紫紅色?;ò咨N子腎形略扁,褐色。生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,分布于我國 東北、華北 及 歐 亞 溫帶其他地區(qū)。
⒊ ?《詩·周南》篇名。 《詩序》說此詩是寫后妃“輔助君子”,“知臣下之勤勞,內(nèi)有進賢之志,而外無險詖私謁之心”。 朱熹 則謂“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”。
引宋 秦觀 《代中書舍人謝上表》:“雖節(jié)儉正直,在位若《羔羊》之時;而思念憂勤,進賢如《卷耳》之際。”
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翠閣耽思》:“深情免使傍人議,嗟我懷人天際,專一須看《卷耳》書?!?br />清 王鳴盛 《蛾術(shù)編·詩序》:“﹝詩﹞有託為其人之言寓意者,《卷耳》、《江有汜》、《采緑》之類是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卷耳[ juǎn ěr ]
⒈ ?植物名。石竹科卷耳屬,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。高約三十公分,全株被細毛。葉對生,呈長卵形。春夏間開白色小花。果實為圓柱形蒴果。嫩葉可供食用。
⒉ ?《詩經(jīng)·周南》的篇名。共四章。根據(jù)〈詩序〉:「卷耳,后妃之志也。」或亦指行役者思家之詩。首章二句為:「采采卷耳,不盈頃筐?!咕矶荒晟?,莖葉皆有微毛,葉作 長卵形,對生無柄;嫩葉可食。
卷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卷 | juàn juǎn | ? | 8畫 | 基本字義 卷 juàn(ㄐㄨㄢˋ) ⒈ ?可以舒展和彎轉(zhuǎn)成圓筒形的書畫:長卷。畫卷。手卷。 ⒉ ?書籍的冊本或篇章:上卷。第一卷。藏書十萬卷。卷帙(書卷成束,用布裹或布囊裝起來稱“帙”,即書套?,F(xiàn)一般指書籍)。 ⒊ ?考試用的紙:試卷。 ⒋ ?機關(guān)里分類匯存的檔案、文件:案卷。 其他字義 卷(捲) juǎn(ㄐㄨㄢˇ) ⒈ ?把東西彎轉(zhuǎn)裹成圓筒形:卷尺。卷簾子。 ⒉ ?裹挾帶動:卷入。卷揚。 ⒊ ?彎轉(zhuǎn)裹成筒形的東西:煙卷兒。紙卷兒。 異體 |
耳 | ěr | 耳 | 6畫 | 基本字義 耳 ěr(ㄦˇ) ⒈ ?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(通稱“耳朵”):耳背( bèi )。耳垂。耳鬢廝磨( mó )。耳穴。耳聰目明。耳濡目染。 ⒉ ?像耳朵的東西:木耳。銀耳。 ⒊ ?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:耳房。鼎耳。 ⒋ ?聽說:耳聞。耳軟。耳順(指年至六十,聽到別人的話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歲)。 ⒌ ?文言助詞,而已,罷了:想當然耳。 ⒍ ?文言語氣詞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壯士不死則已,死即舉大名耳”。 漢英 |
卷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卷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