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銘
- 拼音kè míng
- 注音ㄎㄜˋ ㄇ一ㄥˊ
- 繁體刻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刻銘[ kè míng ]
⒈ ?在金石等器物上鏤刻文字。
⒉ ?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。
引證解釋
⒈ ?在金石等器物上鏤刻文字。
引《漢書·郊祀志下》:“大臣子孫刻銘其先功,臧之于宮廟也。”
唐 杜甫 《贈(zèng)司空王公思禮》詩:“洗劍 青海 水,刻銘 天山 石?!?br />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斛銘》:“家中量衡無二致,刻銘於斛之四面:出以是,入以是,子孫永如是?!?/span>
⒉ ?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。
引《宋書·宋白傳》:“泰山 有 唐玄宗 刻銘。”
刻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銘 | míng | 钅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銘(銘) míng(ㄇ一ㄥˊ) ⒈ ?鑄、刻或?qū)懺谄魑锷嫌浭錾?、事跡或警誡自己的文字:銘刻。銘文。銘志。墓志銘。座右銘。 ⒉ ?在器物上刻字,表示紀(jì)念,永志不忘:銘記。銘心。銘骨。銘諸肺腑(喻永記)。 ⒊ ?中國(guó)古代用于銘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種文體,如《文心雕龍》有《銘箴》篇。 異體字 銘 漢英互譯 inscription 造字法 形聲:從钅、名聲 English inscribe, engrave |
刻 | kè | 刂 | 8畫 | 基本字義 刻 kè(ㄎㄜˋ) ⒈ ?雕,用刀子挖:刻本(雕版印成的書本)??淌?。刻字??贪濉?讨矍髣?。 ⒉ ?古代用漏壺記時(shí),一晝夜共一百刻。今用鐘表計(jì)時(shí),一刻等于十五分鐘:五點(diǎn)一刻。 ⒊ ?時(shí)間:此刻。即刻。頃刻(極短時(shí)間)。時(shí)刻??滩蝗菥彙?⒋ ?形容程度極深:深刻。刻意。刻骨(感受深切入骨)。刻苦。 ⒌ ?不厚道:刻毒??瘫 <饪?。苛刻。 ⒍ ?同“克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haracter、chisel 造字法 形聲:從刂、亥聲 English carve, |
刻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刻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