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若懸河
- 拼音kǒu ruò xuán hé
- 注音ㄎㄡˇ ㄖㄨㄛˋ ㄒㄨㄢˊ ㄏㄜˊ
- 繁體口若懸河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口若懸河[ kǒu ruò xuán hé ]
⒈ ?言談有若滔滔流水,源源不絕于口,形容口才敏捷,善于辯解。
英speak with a flow of eloquence; talk volubly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口如懸河”。亦作“口似懸河”。說話象河水下瀉,滔滔不絕。形容能言善辯。
引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賞譽(yù)》:“王太尉 云:‘ 郭子玄 語議如懸河瀉水,注而不竭。’”
《三國演義》第四五回:“假使 蘇秦、張儀、陸賈、酈生 復(fù)出,口似懸河,舌如利刃,安能動我心哉!”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三三回:“﹝ 韓道國 ﹞但遇著人,或坐或立,口若懸河,滔滔不絶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鈍秀才一朝交泰》:“德稱 口如懸河,賓主頗也得合。”
鄒韜奮 《患難馀生記》第一章:“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運動演講大會,回答時侃侃而談,口若懸河?!?/span>
國語辭典
口若懸河[ kǒu ruò xuán hé ]
⒈ ?比喻說話滔滔不絕,能言舌辯。也作「懸河瀉水」。
引《金瓶梅·第三三回》:「但遇著人,或坐或立,口若懸河,滔滔不絕,就是一回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回》:「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,又是本朝確切典故,不由得不信。」
近喋喋不休 滔滔不絕 口齒伶俐 侃侃而談 夸夸其談 娓娓而談
反默不作聲 噤若寒蟬 張口結(jié)舌 沉默寡言 守口如瓶 一言不發(fā) 啞口無言
口若懸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懸 | xuán | 心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懸(懸) xuán(ㄒㄨㄢˊ) ⒈ ?掛,吊在空中:懸垂。懸吊。懸梯。懸河。懸心。懸念(a.掛念;b.文藝作品對故事情節(jié)發(fā)展和人物今后命運的伏筆)。懸梁刺股。 ⒉ ?沒有著落,沒有結(jié)束:懸斷。懸案。懸而未決。 ⒊ ?距離遠(yuǎn):懸隔。懸殊。 ⒋ ?危險:懸崖。懸乎(“乎”讀輕聲)。 ⒌ ?公開提示:懸賞。 異體字 懸 漢英互譯 hang、suspend、dangerous 造字法 形聲:從心、縣聲 English hang, suspend, hoist; be hung |
若 | ruò rě | 艸 | 8畫 | 基本字義 若 ruò(ㄖㄨㄛˋ) ⒈ ?如果,假如:若果。倘若。假若。天若有情天亦老。 ⒉ ?如,像:年相若。安之若素。旁若無人。置若罔聞。門庭若市。 ⒊ ?你,汝:若輩?!案粢郏瑥?fù)若賦,則何如?” ⒋ ?約計:若干( gān )。若許。 ⒌ ?此,如此:“以若所為,求若所欲,猶緣木而求魚也?!?⒍ ?順從:“曾孫是若?!?⒎ ?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話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若而嘆?!?⒏ ?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話中的樹名)。 ⒐ ?指“杜若”( |
口 | kǒu | 口 | 3畫 | 基本字義 口 kǒu(ㄎㄡˇ) ⒈ ?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(fā)聲的器官(亦稱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??邶X。口若懸河。 ⒉ ?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 ⒊ ?出入通過的地方:門口。港口。 ⒋ ?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(guān)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 ⒌ ?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 異體字 叩 漢英互譯 gob、jaws、meatus、mouth、ora、orifice、ostium、scoop、stoma、stomata 相關(guān)字詞 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; open end; entrance, gate |
河 | hé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河 hé(ㄏㄜˊ) ⒈ ?水道的通稱:河道。河溝。河谷。河流。河灘。河沿。河鮮(供食用的新鮮河魚、河蝦等)。河港。河灣。河網(wǎng)。河運。內(nèi)河。 ⒉ ?特指中國黃河:河套。河防。 ⒊ ?指“銀河系”:天河。河漢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river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可聲 English river; stream; yellow river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