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脂
- 拼音kǒu zhī
- 注音ㄎㄡˇ ㄓ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口脂[ kǒu zhī ]
⒈ ?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開(kāi)裂的唇膏。
⒉ ?化妝用的唇膏;口紅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開(kāi)裂的唇膏。
引唐 段成式 《酉陽(yáng)雜俎·忠志》:“臘日賜北門學(xué)士口脂、臘脂,盛以碧鏤牙筩?!?br />唐 杜甫 《臘日》詩(shī):“口脂面藥隨恩澤,翠管銀罌下九霄?!?br />唐 劉禹錫 《代謝歷日面脂口脂表》:“中使 霍子璘 至,奉宣圣旨……兼賜臣墨詔及 貞元 十七年新歷一軸、臘日面脂、口脂、紅雪、紫雪并金花銀合二。”
⒉ ?化妝用的唇膏;口紅。
引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艷色浮粧粉,含香亂口脂?!?br />前蜀 韋莊 《江城子》詞:“朱唇未動(dòng),先覺(jué)口脂香?!?br />宋 趙令畤 《侯鯖錄》卷五:“兼惠花勝一合、口脂五寸,致耀首膏唇之飾?!?br />清 龔自珍 《菩薩蠻·四月十九日薄暮即事》詞:“樓外月黃昏,口脂聞暗香。”
茅盾 《參孫的復(fù)仇》:“口脂香和妖艷的聲音一齊送進(jìn) 參孫 的感官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口脂[ kǒu zhī ]
⒈ ?涂敷在唇部,防止嘴唇凍裂的藥品。古代多由皇上賞賜給臣下。
引唐·段成式《酉陽(yáng)雜俎·卷一·忠至》:「臘日,賜北門學(xué)士口脂、蠟脂?!?/span>
⒉ ?涂抹在嘴唇上,以修飾唇形和使唇色更鮮潤(rùn)的化妝用品。
引《太平廣記·卷四八八·鶯鶯傳》:「兼惠花勝一合,口脂五寸,致耀首膏唇之飾?!?/span>
口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脂 | zhī | 月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脂 zhī(ㄓ) ⒈ ?動(dòng)物體內(nèi)或油料植物種子內(nèi)的油質(zhì):脂肪。脂膏。松脂。脂油。香脂。 ⒉ ?指“胭脂”:脂粉。 異體字 指 漢英互譯 fat、grease、rouge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旨聲 English fat, grease, lard; grease |
口 | kǒu | 口 | 3畫 | 基本字義 口 kǒu(ㄎㄡˇ) ⒈ ?人和動(dòng)物吃東西和發(fā)聲的器官(亦稱“嘴”):口腔??诓???邶X??谌魬液?。 ⒉ ?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 ⒊ ?出入通過(guò)的地方:門口。港口。 ⒋ ?特指中國(guó)長(zhǎng)城的某些關(guān)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 ⒌ ?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 異體字 叩 漢英互譯 gob、jaws、meatus、mouth、ora、orifice、ostium、scoop、stoma、stomata 相關(guān)字詞 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; open end; entrance, gate |
口脂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口脂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