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誅筆伐
- 拼音kǒu zhū bǐ fá
- 注音ㄎㄡˇ ㄓㄨ ㄅ一ˇ ㄈㄚˊ
- 繁體口誅筆伐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口誅筆伐[ kǒu zhū bǐ fá ]
⒈ ?口頭譴責(zé),筆端討伐。
例他捐廉棄恥,向權(quán)門把富貴貪求,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。隴上墦間識(shí)者羞。——明·汪廷訥《三祝記》
英condemn both in speeches and in writings;
引證解釋
⒈ ?用言語或文字宣布、聲討敵對(duì)者的罪行。也用于譴責(zé)壞人壞事。
引明 汪廷訥 《三祝記·同謫》:“他捐廉棄恥,向權(quán)門富貴貪求,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,隴上墦間識(shí)者羞。”
巴金 《軍長的心》:“你們作家用筆寫,我們用子彈、用手雷、用大炮寫。你口誅筆伐,我們奪取山頭?!?/span>
國語辭典
口誅筆伐[ kǒu zhū bǐ fā ]
⒈ ?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(fā)、譴責(zé)他人的罪狀。明·汪廷訥也作「筆誅口伐」、「口伐舌擊」。
引《三祝記·第一四出》:「他捐廉棄恥,向權(quán)門把富貴貪求,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,隴上墦間識(shí)者羞?!?/span>
口誅筆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誅 | zhū | 讠 | 8畫 | 基本字義 誅(誅) zhū(ㄓㄨ) ⒈ ?把罪人殺死:害民者誅。誅滅。誅鋤。誅戮。伏誅。 ⒉ ?責(zé)罰:誅意(不問罪行,只根據(jù)其用心訛定罪狀)。口誅筆伐。 ⒊ ?責(zé)求:誅求無已(一味索取,沒有止境)。 異體字 誅 ? 漢英互譯 kill、put to death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朱聲 English execute, kill, put to death; punish |
口 | kǒu | 口 | 3畫 | 基本字義 口 kǒu(ㄎㄡˇ) ⒈ ?人和動(dòng)物吃東西和發(fā)聲的器官(亦稱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??邶X??谌魬液印?⒉ ?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 ⒊ ?出入通過的地方:門口。港口。 ⒋ ?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(guān)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 ⒌ ?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 異體字 叩 漢英互譯 gob、jaws、meatus、mouth、ora、orifice、ostium、scoop、stoma、stomata 相關(guān)字詞 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; open end; entrance, gate |
伐 | fá | 亻 | 6畫 | 基本字義 伐 fá(ㄈㄚˊ) ⒈ ?砍:伐樹??撤ァ?⒉ ?征討:討伐。伐罪(征討有罪的人)??谡D筆伐。 ⒊ ?自夸:伐善(夸自己的好處)。伐智。不矜不伐。 異體字 傠 瞂 漢英互譯 cut down、strike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亻、從戈 English cut down, subjugate, attack |
筆 | bǐ | 毛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筆(筆) bǐ(ㄅ一ˇ) ⒈ ?寫字、畫圖的工具:毛筆。鋼筆。鉛筆。筆架。筆膽。 ⒉ ?組成漢字的點(diǎn)、橫、直、撇、捺等:筆畫。筆順。筆形。筆道。 ⒊ ?用筆寫,寫作的:筆者。代筆。筆耕。筆談。筆誤。筆譯。筆戰(zhàn)。筆名。 ⒋ ?寫字、畫畫、作文的技巧或特色:筆體。筆法。筆力。文筆。工筆。曲筆。伏筆。 ⒌ ?像筆一樣直:筆直。筆挺。筆陡。 ⒍ ?量詞,指錢款:一筆錢。 ⒎ ?指散文:“謝玄暉善為詩,任彥升工于筆”。隨筆。 異 |
口誅筆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口誅筆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