刲刳
- 拼音kuī kū
- 注音ㄎㄨㄟ ㄎㄨ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刲刳[ kuī kū ]
⒈ ?剖割。
引證解釋
⒈ ?剖割。
引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重釋何衡陽(yáng)書(shū)》:“何必以刲刳為稟和之性,爓瀹為翼善之具哉?!?br />南朝 梁 沉約 《均圣論》:“禹、湯、文、武,并受刲刳; 周公、孔子,俱入鼎鑊。”
清 褚人穫 《堅(jiān)瓠馀集·聚寶盆》引《挑燈集異》:“見(jiàn)漁翁持青蛙百餘,將事刲刳。 萬(wàn)山 感悟,以鏹買(mǎi)之,縱於池中?!?/span>
刲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刲 | kuī | 刂 | 8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刲 kuī(ㄎㄨㄟ) ⒈ ?刺殺。 ⒉ ?割取。 異體字 ?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ut, slice off |
刳 | kū | 刂 | 8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刳 kū(ㄎㄨ) ⒈ ?從中間破開(kāi)再挖空:刳木為舟。刳心(道教指澄清內(nèi)心的雜念)。 異體字 ? 挎 摳 造字法 形聲:從刂、夸聲 English cut out, dig, rip up, scoop out |
刲刳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刲刳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