髡僧
- 拼音kūn sēng
- 注音ㄎㄨㄣ ㄙㄥ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髡僧[ kūn sēng ]
⒈ ?亦作“髠僧”。
⒉ ?指僧人。因僧人不蓄發(fā),故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髠僧”。指僧人。因僧人不蓄發(fā),故稱。
引明 顧絳 《禹陵》詩:“御香來敕使,主守付髠僧?!?/span>
髡僧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僧 | sēng | 亻 | 14畫 | 基本字義 僧 sēng(ㄙㄥ) ⒈ ?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,梵語“僧伽”的簡稱:僧侶。僧尼。僧人。僧眾。僧俗。高僧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onze、monk 相關(guān)字詞 尼、俗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曾聲 English Buddhist priest, monk; san of Sanskrit sangha |
髡 | kūn | 髟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髡 kūn(ㄎㄨㄣ) ⒈ ?古代剃去男子頭發(fā)的一種刑罰:髡首(剃去頭發(fā),光頭)。髡鉗(剃去頭發(fā),并用鐵圈束頸)。 ⒉ ?古代指和尚。 ⒊ ?古代稱修剪樹枝。 異體字 ? 髠 髨 English to shear tree; ancient punishment |
髡僧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髡僧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