楛菀
- 拼音kǔ wǎn
- 注音ㄎㄨˇ ㄨㄢ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楛菀[ kǔ wǎn ]
⒈ ?猶枯榮。喻榮辱。楛,通“枯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枯榮。喻榮辱。楛,通“枯”。
引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三:“太史則鉆揅經(jīng)史,譔著裒然。楛菀一時,優(yōu)劣千古?!?/span>
楛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菀 | wǎn yùn | 艸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菀 wǎn(ㄨㄢˇ) ⒈ ?〔紫菀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莖高二米余,葉有鋸齒。根和根莖可入藥。 ⒉ ?草木茂盛的樣子。 其他字義 菀 yùn(ㄩㄣˋ) ⒈ ?古同“蘊”,郁結(jié),積滯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宛聲 English luxuriance of growth |
楛 | kǔ hù | 木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楛 kǔ(ㄎㄨˇ) ⒈ ?粗劣,不堅固,不精致:楛耘傷歲(不精致的耕作會影響到一年的收成)。 其他字義 楛 hù(ㄏㄨˋ) ⒈ ?古書上指荊一類的植物,莖可制箭桿。 English coarse, crude; plant |
楛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楛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