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春
- 拼音lái chūn
- 注音ㄌㄞˊ ㄔㄨㄣ
- 繁體來春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來春[ lái chūn ]
⒈ ?明年春天。
引證解釋
⒈ ?明年春天。
引漢 荀悅 《漢紀(jì)·宣帝紀(jì)三》:“田事廢業(yè)無餘積,雖 羌 虜必破,來春民必困乏。”
唐 白居易 《四十五》詩:“或擬 廬山 下,來春結(jié)草堂?!?br />周瘦鵑 《花木叢中·枸杞》:“今秋枝葉四布,結(jié)實很多,來春打算刪去大半,以便保持下懸的梢頭部分。”
來春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來 | lái | 木 | 7畫 | 基本字義 來(來) lái(ㄌㄞˊ) ⒈ ?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,與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對:來回。來往。過來。歸來。來鴻去燕(喻來回遷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書信來往)。 ⒉ ?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:從來。向來。 ⒊ ?現(xiàn)在以后,未到的時間:來年。將來。來日方長。 ⒋ ?用在數(shù)詞或數(shù)量詞后面,表示約略估計:二百來頭豬。 ⒌ ?做某個動作:胡來。 ⒍ ?用在動詞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來動腦筋。 ⒎ ?用在動詞后,表示做過(一般均可用“來著”) |
春 | chūn | 日 | 9畫 | 基本字義 春 chūn(ㄔㄨㄣ) ⒈ ?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農(nóng)歷正月至三月)。春節(jié)。春色。春暉(春天的陽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婦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歲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,魯國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;e.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時代)。 ⒉ ?兩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懷春。 ⒊ ?生機:大地回春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旾 萅 漢英 |
來春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來春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