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路
- 拼音lái lù
- 注音ㄌㄞˊ ㄌㄨˋ
- 繁體來路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來路[ lái lù ]
⒈ ?來的道路。
例擋住敵人的來路。
英incoming road; path of approach;
⒉ ?來歷。
例來路不明。
英antecedent; background;
引證解釋
⒈ ?向這里來的道路。
引唐 許渾 《滄浪峽》詩:“紅蝦青鯽紫芹脆,歸去不辭來路長?!?br />清 閻爾梅 《出都門往游西山》詩:“陟巔迴視來路封,滿天明月收野霧。”
周立波 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十九:“那邊,是縣里援兵的來路,也是容易切斷胡子歸路的地方?!?/span>
⒉ ?來源。多指經(jīng)濟、人力等所從來的地方。
引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二:“只是絶無來路,兩口飰食不給,惟恐養(yǎng)他不活,不如等他別尋好處安身?!?br />葉圣陶 《四三集·一個練習生》:“失業(yè)的管帳先生的兒子比黃包車夫的兒子都不如,錢的來路一斷絕,就象西風里的蒼蠅一樣凍僵了,那里讀得成什么初級中學(xué)?!?br />毛澤東 《井岡山的斗爭》:“如此等類的話,逐漸引起敵軍士兵和無出路的下級官長對我們注意,自拔來歸的將日益增多,紅軍擴充,又是一條來路?!?/span>
⒊ ?來歷。
引《水滸傳》第四七回:“人見他走得差了,來路蹺蹊,報與莊上官人們來捉他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一回:“此人來路甚奇, 少卿 兄何不去看看?”
趙樹理 《三里灣·回驢》:“你這驢來路不明,我不敢要了!”
國語辭典
來路[ lái lù ]
⒈ ?向這里來的道路。
例如:「他爬到樹上一看,看到來路上多了幾輛卡車。」
⒉ ?來歷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四一回》:「此人來路甚奇,少卿兄何不去看看?」
《文明小史·第四回》:「想這四人來路古怪,不要是什么歹人闖到我家,那卻如何是好?」
⒊ ?來源收入。
引《醒世恒言·卷五·大樹坡義虎送親》:「我自小靠爹娘過活,沒處賺得一文錢,家中來路又少,也怪爹娘不得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四八回》:「不但圈住我們自己的利源,還可以杜絕他們的來路!到這時候,國家還愁沒有錢辦事嗎?」
來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路 | lù | 足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路 lù(ㄌㄨˋ) ⒈ ?道,往來通行的地方:道路。公路。水路。陸路。路途。路程。路人(行路的人,喻不相干的人)。狹路相逢。 ⒉ ?思想或行動的方向、途徑:思路。生路。出路。路子。路數(shù)( shù )。 ⒊ ?方面,地區(qū):外路貨。各路人馬。 ⒋ ?種類:一路貨色。 ⒌ ?大,正:“厥聲載路”。路門(宮室最內(nèi)的正門)。路車(古代帝王及諸侯貴族所乘的車)。路輿(古代君主所乘的車)。路寢(古代君主處理政事的宮室)。 ⒍ ?車:篳 |
來 | lái | 木 | 7畫 | 基本字義 來(來) lái(ㄌㄞˊ) ⒈ ?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,與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對:來回。來往。過來。歸來。來鴻去燕(喻來回遷徙,不能在一地常??;亦喻書信來往)。 ⒉ ?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:從來。向來。 ⒊ ?現(xiàn)在以后,未到的時間:來年。將來。來日方長。 ⒋ ?用在數(shù)詞或數(shù)量詞后面,表示約略估計:二百來頭豬。 ⒌ ?做某個動作:胡來。 ⒍ ?用在動詞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來動腦筋。 ⒎ ?用在動詞后,表示做過(一般均可用“來著”) |
來路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來路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