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學
- 拼音lái xué
- 注音ㄌㄞˊ ㄒㄩㄝˊ
- 繁體來學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來學[ lái xué ]
⒈ ?前來就學。
⒉ ?后來的學者。
引證解釋
⒈ ?前來就學。
引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禮聞來學,不聞往教?!?br />孔穎達 疏:“禮聞來學者,凡學之法,當就其師處,北面伏膺;不聞往教者,不可以屈師親來?!?br />宋 陳師道 《昌樂縣君劉氏墓銘》:“夫人一子 衍 也來學,故其葬不以銘屬人?!?/span>
⒉ ?后來的學者。
引宋 朱熹 《<中庸章句>序》:“所以繼往圣,開來學,其功反有賢於 堯 舜 者。”
明 宋濂 《<日損齋筆記>序》:“疏通其晦塞者,其為來學寤疑辨惑之助,而功不既多矣乎!”
嚴復 《譯<天演論>自序》:“夫如是,則雖有故訓疏義之勤,而于古人詔示來學之旨,愈益晦矣?!?/span>
國語辭典
來學[ lái xué ]
⒈ ?來從師學習。
引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禮聞來學,不聞往教。」
⒉ ?后世的學者。
引宋·朱熹《朱文公文集·卷七六·中庸章句序》:「所以繼往圣,開來學,其功反有賢于堯舜者?!?br />明·宋廉〈筆記序〉:「其為來學寤疑辨惑之助,而功不既多矣乎!」
來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學 | xué | 子 | 8畫 | 基本字義 學(學) xué(ㄒㄩㄝˊ) ⒈ ?效法,鉆研知識,獲得知識,讀書:學生。學徒。學習。學業(yè)。學友。學者。學閥。學制。學歷。學步邯鄲(譏諷人只知模仿,不善于學而無成就,亦作“邯鄲學步”)。 ⒉ ?傳授知識的地方:學校(簡稱“學”或“校”)。學院。學府。中學。大學。上學。 ⒊ ?掌握的知識:學問(簡稱“學”)。學術(一切學問的總稱)。學位。學士(a.學位名,大學畢業(yè)生;b.古代官名)。才學。治學。學識。博學多 |
來 | lái | 木 | 7畫 | 基本字義 來(來) lái(ㄌㄞˊ) ⒈ ?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,與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對:來回。來往。過來。歸來。來鴻去燕(喻來回遷徙,不能在一地常??;亦喻書信來往)。 ⒉ ?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:從來。向來。 ⒊ ?現(xiàn)在以后,未到的時間:來年。將來。來日方長。 ⒋ ?用在數(shù)詞或數(shù)量詞后面,表示約略估計:二百來頭豬。 ⒌ ?做某個動作:胡來。 ⒍ ?用在動詞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來動腦筋。 ⒎ ?用在動詞后,表示做過(一般均可用“來著”) |
來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來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