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儀
- 拼音lái yí
- 注音ㄌㄞˊ 一ˊ
- 繁體來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來儀[ lái yí ]
⒈ ?謂鳳凰來舞而有容儀,古人以為瑞應(yīng)。語出《書·益稷》:“簫韶九成,鳳皇來儀?!笨追f達(dá)疏:“簫韶之樂作之九成,以致鳳皇來而有容儀也?!薄逗鬂h書·左雄傳》:“漢世良吏,于茲為盛,故能降來儀之瑞,建中興之功?!崩钯t注:“宣帝時鳳皇五至,因以紀(jì)年?!碧凄崓贰督蜿栭T詩》:“花萼樓南大合樂,八音九奏鸞來儀?!焙笠蛴靡源Q鳳凰。
⒉ ?比喻杰出人物的降臨。
⒊ ?比喻愛慕之人的來臨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因用以代稱鳳凰。
引語出《書·益稷》:“簫韶九成,鳳皇來儀?!?br />孔穎達(dá) 疏:“簫韶之樂作之九成,以致鳳皇來而有容儀也?!?br />《后漢書·左雄傳》:“漢 世良吏,於茲為盛,故能降來儀之瑞,建中興之功?!?br />李賢 注:“宣帝 時鳳皇五至,因以紀(jì)年?!?br />唐 鄭嵎 《津陽門詩》:“花萼樓 南大合樂,八音九奏鸞來儀?!?br />《文選·揚雄<劇秦美新>》:“來儀之鳥,肉角之獸,狙獷而不臻?!?br />《藝文類聚》卷八一引 漢 陳琳 《迷迭賦》:“匪荀方之可樂,實來儀之麗閑?!?/span>
⒉ ?比喻杰出人物的降臨。
引漢 劉楨 《贈從弟》詩之三:“何時當(dāng)來儀,將須圣明君?!?br />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六:“不悟陰陽運,哲人忽來儀?!?br />南朝 梁 王屮 《頭陁寺碑文》:“金粟 來儀, 文殊 戾止。”
⒊ ?比喻愛慕之人的來臨。
引南朝 齊 王融 《秋胡行》之七:“彼美復(fù)來儀,慙顏變欣矚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蔣淑真刎頸鴛鴦會》:“功曹今夜府直,可謂良時。妾家后庭,即君之前垣也。若不渝約好,專望來儀,方可候晤?!?/span>
國語辭典
來儀[ lái yí ]
⒈ ?鳳凰感德來舞而有容儀,是一種祥瑞的征兆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益稷》:「簫韶九成,鳳皇來儀?!?br />《文選·揚雄·劇秦美新》:「來儀之鳥,肉角之獸,狙獷而不臻?!?/span>
⒉ ?杰出人物的到來。
引晉·干寶《搜神記·卷一六》:「不悟陰陽運,哲人忽來儀?!?/span>
來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儀 | yí | 亻 | 5畫 | 基本字義 儀(儀) yí(一ˊ) ⒈ ?人的外表或舉動:儀態(tài)。儀表。威儀(使人敬畏的嚴(yán)肅容貌和舉止)。 ⒉ ?按程序進(jìn)行的禮節(jié):儀式。儀仗。司儀。 ⒊ ?禮物:賀儀。謝儀。 ⒋ ?供測量、繪圖、實驗用的器具:儀器。 ⒌ ?法制,準(zhǔn)則:儀刑?!霸O(shè)儀立度,可以為準(zhǔn)則”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儀 漢英互譯 appearance、bearing、ceremony、instrument、present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義聲 English ceremony, rites gifts; admire |
來 | lái | 木 | 7畫 | 基本字義 來(來) lái(ㄌㄞˊ) ⒈ ?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,與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對:來回。來往。過來。歸來。來鴻去燕(喻來回遷徙,不能在一地常??;亦喻書信來往)。 ⒉ ?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:從來。向來。 ⒊ ?現(xiàn)在以后,未到的時間:來年。將來。來日方長。 ⒋ ?用在數(shù)詞或數(shù)量詞后面,表示約略估計:二百來頭豬。 ⒌ ?做某個動作:胡來。 ⒍ ?用在動詞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來動腦筋。 ⒎ ?用在動詞后,表示做過(一般均可用“來著”) |
來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來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