狼瘡
- 拼音láng chuāng
- 注音ㄌㄤˊ ㄔㄨㄤ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⒈ ?皮膚病,病原體是結(jié)核桿菌,多發(fā)生在面部,癥狀是皮膚出現(xiàn)暗紅色的結(jié)節(jié),逐漸增大,形成潰瘍,結(jié)黃褐色痂,常形成瘢痕。
狼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狼 | láng | 犭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狼 láng(ㄌㄤˊ) ⒈ ?哺乳動物,形狀很像狗,性殘忍而貪婪,晝伏夜出,能傷害人畜。毛皮可制衣褥:狼狽。狼奔豕突。狼吞虎咽。狼子野心(喻兇惡殘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)。引狼入室(喻引進壞人)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wolf 造字法 形聲:從犭、良聲 English wolf |
瘡 | chuāng | 疒 | 9畫 | 基本字義 瘡(瘡) chuāng(ㄔㄨㄤ) ⒈ ?皮膚上腫爛潰瘍的病:瘡疤。瘡口。凍瘡。痔瘡。 異體字 瘡 漢英互譯 sore、tumefaction 造字法 形聲:從疒、倉聲 English tumor, boil, sore, wound |
狼瘡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狼瘡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