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
- 拼音liè zǐ
- 注音ㄌ一ㄝˋ ㄗ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列子[ liè zǐ ]
⒈ ?即戰(zhàn)國時鄭人列御寇。古有列子能御風(fēng)之說。又為中國道教典籍之一。傳為戰(zhàn)國時人列御寇著?!稘h書·藝文志》著錄《列子》八篇,早佚。今本《列子》八篇由晉人張湛編成。書中抄錄一些先秦材料,但從思想內(nèi)容看是反映魏晉思潮的作品。此書真?zhèn)螝v代名家均有辨證。
英Lie Zi;
引證解釋
⒈ ?即 列御寇,相傳為 先秦 早期道家。
⒉ ?指眾士子。
引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九七回:“風(fēng)吹列子歸何處?夜夜嬋娟在柳梢。”
⒊ ?方言。軍隊(duì)行進(jìn)的行列。
引沙汀 《記賀龍》三三:“接著我就擠進(jìn)列子,跟隊(duì)伍出發(fā)了。”
葉紫 《行軍散記》一:“我們中間,有兩個,他們不由分說地跳出列子,將槍扔給了要好的同伴們?!?/span>
國語辭典
列子[ liè zǐ ]
⒈ ?對列御寇的尊稱。參見「列御寇」條。
⒉ ?書名。舊題列御寇撰,實(shí)為魏、晉時人搜集道家文獻(xiàn)編輯而成,八卷。大部分思想與莊子相同。唐天寶元年詔號為「沖虛真經(jīng)」。
英語Lie Zi, Daoist author, said to be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戰(zhàn)國|戰(zhàn)國, Daoist text in eight chapters, said to be by Lie Zi, probably compiled during WeiJin times 魏晉|魏晉 (3rd century AD)?
德語Liezi (Lit)?
法語Lie Zi
列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列 | liè | 刂 | 6畫 | 基本字義 列 liè(ㄌ一ㄝˋ) ⒈ ?排成的行:羅列。行( háng )列。隊(duì)列。列島。 ⒉ ?眾多,各:列位。列強(qiáng)。列傳( zhuàn )。 ⒊ ?擺出:列舉。 ⒋ ?安排到某類事務(wù)之中:列席。 ⒌ ?量詞,用于成行列的事物:一列火車。 ⒍ ?類:不在此列。 ⒎ ?姓。 ⒏ ?古同“烈”,強(qiáng)烈,猛然。 ⒐ ?古同“裂”,分裂。 異體字 例 迾 裂 漢英互譯 arrange、kind、line、list、row、tier、various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a line; to arrange in order, classify |
列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列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