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伯承
- 拼音liú bó chéng
- 注音ㄌ一ㄡˊ ㄅㄛˊ ㄔㄥ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⒈ ?中國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、軍事家。四川開縣人。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。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。先后參加護國、護法戰(zhàn)爭。1916年在攻占豐都縣城時右眼中彈致殘。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參與領(lǐng)導瀘州、順慶起義。1927年參與領(lǐng)導南昌起義。1930年畢業(yè)于蘇聯(lián)伏龍芝軍事學院?;貒髿v任工農(nóng)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、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長、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、第二野戰(zhàn)軍司令員。參與創(chuàng)建晉冀豫抗日根據(jù)地,并參與指揮躍進大別山以及淮海、渡江、西南等戰(zhàn)役。建國后,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、高等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、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。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。著作編為《劉伯承軍事文選》。
劉伯承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劉 | liú | 刂 | 6畫 | 基本字義 劉(劉) liú(ㄌ一ㄡˊ) ⒈ ?姓。 異體字 劉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surname; kill, destroy |
承 | chéng | 乙 | 8畫 | 基本字義 承 chéng(ㄔㄥˊ) ⒈ ?在下面接受,托著:承重。承受。 ⒉ ?擔當,應(yīng)允:承擔。承當。承包。承做。承認。 ⒊ ?受到,蒙受:承蒙。承恩(蒙受恩澤)。 ⒋ ?繼續(xù),接連:繼承。承平(指社會比較持久安定的局面)。承前啟后。 ⒌ ?順從,迎合:奉承。承顏候色(順著別人顏色辦事)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氶 拯 漢英互譯 bear、hold、undertake 相關(guān)字詞 啟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inherit, receive; succeed |
伯 | bó bǎi bà | 亻 | 7畫 | 基本字義 伯 bó(ㄅㄛˊ) ⒈ ?兄弟排行次序:伯仲(指兄弟的次第,喻事物不相上下)。 ⒉ ?父親的哥哥:伯伯。伯父。伯母。 ⒊ ?對父輩戚友的尊稱:老伯。世伯。 ⒋ ?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:伯爵。 ⒌ ?舊時對文章、道德足為表率者的尊稱:“海內(nèi)文章伯”。 ⒍ ?姓。 其他字義 伯 bǎi(ㄅㄞˇ) ⒈ ?〔大伯子〕丈夫的大哥。 其他字義 伯 bà(ㄅㄚˋ) ⒈ ?古同“霸”,古代諸侯聯(lián)盟的首領(lǐng)。 異體字 白 霸 漢英互譯 uncle、earl、count 造字法 |
劉伯承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劉伯承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