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幺令
- 拼音liù yāo lìng
- 注音ㄌ一ㄡˋ 一ㄠ ㄌ一ㄥ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六幺令[ liù yāo lìng ]
⒈ ?唐教坊曲名,后用為詞牌。又名《六幺》、《綠腰》。幺是小的意思,因此調(diào)羽弦最小,節(jié)奏繁急,故名。其詞為雙調(diào)九十四字,仄韻。
⒉ ?曲牌名。南北曲均有此曲牌。南曲屬仙呂入雙調(diào),字?jǐn)?shù)與詞牌不同,用作過曲。北曲屬黃鐘宮者,字?jǐn)?shù)與詞牌或南曲都不同;屬仙呂宮者,字?jǐn)?shù)與詞牌相同,句讀略異;都用在套曲中。京劇亦有《六幺令》,系吹打曲牌,無唱詞,多用于官員上朝、回府時。
引證解釋
⒈ ?唐 教坊曲名,后用為詞牌。又名《六幺》、《綠腰》。幺是小的意思,因此調(diào)羽弦最小,節(jié)奏繁急,故名。其詞為雙調(diào)九十四字,仄韻。
引唐 白居易 《楊柳枝詞》之一:“《六幺》《水調(diào)》家家唱,《白云》《梅花》處處吹。”
宋 梅堯臣 《莫登樓》詩:“腰鼓百面紅臂韛,先打《六幺》后《梁州》。”
明 張四維 《雙烈記·策勛》:“一棒輕敲晝鼓,《六幺》慢奏笙簧?!?br />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韓文荊公事輯》:“熙載 自擊鼓, 屋山 舞《六幺》,每醉,以樂聒之,乃醒。”
⒉ ?曲牌名。南北曲均有此曲牌。南曲屬仙呂入雙調(diào),字?jǐn)?shù)與詞牌不同,用作過曲。北曲屬黃鐘宮者,字?jǐn)?shù)與詞牌或南曲都不同;屬仙呂宮者,字?jǐn)?shù)與詞牌相同,句讀略異;都用在套曲中。京劇亦有《六幺令》,系吹打曲牌,無唱詞,多用于官員上朝、回府時。
六幺令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幺 | yāo | 幺 | 3畫 | 基本字義 幺 yāo(一ㄠ) ⒈ ?小,排行最末的:幺叔。幺妹。 ⒉ ?數(shù)目一(a.稱呼電話號碼等;b.色子和骨牌中的一點):呼幺喝( hè )六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么 糸 漢英互譯 one、younges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one; tiny, small |
六 | liù lù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六 liù(ㄌ一ㄡˋ) ⒈ ?數(shù)名,五加一(在鈔票或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陸”代):六書(古時分析漢字形、音、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)。六甲。六藝(a.古時指“禮”、“樂”、“射”、“御”、“書”、“數(shù)”六種技藝;b.六經(jīng))。六欲(佛教名詞,指“色欲”、“形貌欲”、“威儀姿態(tài)欲”、“言語音聲欲”、“細(xì)滑欲”、“人想欲”;泛指人的各種欲望)。六合(“東”、“南”、“西”、“北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,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|
令 | líng lǐng lìng | 人 | 5畫 | 基本字義 令 líng(ㄌ一ㄥˊ) ⒈ ?〔令狐〕a.古地名,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;b.復(fù)姓。 其他字義 令 lǐng(ㄌ一ㄥˇ) ⒈ ?量詞,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。 其他字義 令 lìng(ㄌ一ㄥˋ) ⒈ ?上級對下級的指示:命令。法令。朝( zhāo )令夕改。 ⒉ ?古代官名:縣令。令尹。尚書令。 ⒊ ?使,使得:令人興奮。 ⒋ ?時節(jié):時令。節(jié)令。 ⒌ ?美好,善:令名。令辰。令聞(好名聲)。 ⒍ ?敬辭,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(guān)系的人:令尊。 |
六幺令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六幺令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