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不拾遺
- 拼音lù bù shí yí
- 注音ㄌㄨˋ ㄅㄨˋ ㄕˊ 一ˊ
- 繁體路不拾遺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路不拾遺[ lù bù shí yí ]
⒈ ?東西掉在路上沒有人拾去據(jù)為己有,形容大治之世。
例路不拾遺,國無獄訟?!獫h·賈誼《先醒》
英lost articles are always returned; no one picks up lost articles on the street-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time;
引證解釋
⒈ ?謂東西掉在路上,人們不會(huì)撿起據(jù)為己有。形容社會(huì)風(fēng)尚好。
引漢 賈誼 《新書·先醒》:“百姓富,民恒一,路不拾遺,國無獄訟?!?br />唐 鄭棨 《開天傳信記》:“丁壯之人,不識(shí)兵器。路不拾遺,行者不囊糧?!?br />《三國演義》第八七回:“兩 川 之民,忻樂太平,夜不閉戶,路不拾遺?!?br />亦作“路無拾遺”。 《孔子家語·相魯》:“長幼異食,彊弱異任,男女別涂,路無拾遺?!?/span>
國語辭典
路不拾遺[ lù bù shí yí ]
⒈ ?路人看見道路上的失物而不會(huì)據(jù)為己有。形容社會(huì)風(fēng)氣良好。也作「道不拾遺」、「路無拾遺」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八七回》:「兩川之民,忻樂太平,夜不閉戶,路不拾遺?!?br />《老殘游記·第三回》:「因?yàn)樗k強(qiáng)盜辦的好,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?!?/span>
路不拾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遺 | yí | 辶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遺(遺) yí(一ˊ) ⒈ ?丟失:遺失。遺落。 ⒉ ?漏掉:遺忘。遺漏。 ⒊ ?丟失的東西,漏掉的部分:補(bǔ)遺。路不拾遺。 ⒋ ?余,留:遺留。遺俗。遺聞。遺址。遺風(fēng)。遺憾。遺老(a.經(jīng)歷世變的老人;b.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)。 ⒌ ?死人留下的:遺骨。遺言。遺囑。 ⒍ ?不自覺地排泄:遺尿。遺精。 ⒎ ?生物體的構(gòu)造和生理機(jī)能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:遺傳。 ⒏ ?拋棄:遺棄。 異體字 遺 漢英互譯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、leave |
拾 | shí shè | 扌 | 9畫 | 基本字義 拾 shí(ㄕˊ) ⒈ ?撿,從地上拿起:拾草。拾糞。拾零(撿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,常用于文章標(biāo)題)。拾取。俯拾皆是。拾人牙慧。 ⒉ ?收,斂,整理:收拾。拾掇。 ⒊ ?“十”的大寫。 ⒋ ?舊稱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護(hù)袖。 其他字義 拾 shè(ㄕㄜˋ) ⒈ ?古同“涉”,歷,經(jīng)由:拾級(jí)而上。 異體字 十 漢英互譯 collect、pick up、ten 相關(guān)字詞 丟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合聲 English pick up, collect, tidy up; accounting form of the numeral ten |
路 | lù | 足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路 lù(ㄌㄨˋ) ⒈ ?道,往來通行的地方:道路。公路。水路。陸路。路途。路程。路人(行路的人,喻不相干的人)。狹路相逢。 ⒉ ?思想或行動(dòng)的方向、途徑:思路。生路。出路。路子。路數(shù)( shù )。 ⒊ ?方面,地區(qū):外路貨。各路人馬。 ⒋ ?種類:一路貨色。 ⒌ ?大,正:“厥聲載路”。路門(宮室最內(nèi)的正門)。路車(古代帝王及諸侯貴族所乘的車)。路輿(古代君主所乘的車)。路寢(古代君主處理政事的宮室)。 ⒍ ?車:篳 |
不 | bù fǒu | 一 | 4畫 | 基本字義 不 bù(ㄅㄨˋ) ⒈ ?副詞。 ⒉ ?用在動(dòng)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 ⒊ ?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⒋ ?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 其他字義 不 fǒu(ㄈㄡˇ) ⒈ ?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 異體字 否 柎 漢英互譯 no、not 相關(guān)字詞 沒有 造字法 象形 |
路不拾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路不拾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