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栗子
- 拼音máo lì zǐ
- 注音ㄇㄠˊ ㄌ一ˋ ㄗ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毛栗子[ máo lì zi ]
⒈ ?茅栗。樹小,葉如板栗,春生夏花秋實(shí)冬枯,其實(shí)細(xì)如橡子,可炒食之。
引證解釋
⒈ ?茅栗。樹小,葉如板栗,春生夏花秋實(shí)冬枯,其實(shí)細(xì)如橡子,可炒食之。
引午星 《一個紅軍女游擊戰(zhàn)士》:“一進(jìn)山溝,瞥見 羅維道 同志在地上拾毛栗子。”
國語辭典
毛栗子[ máo lì zi ]
⒈ ?板栗樹果實(shí)的別名。參見「板栗」條。
毛栗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毛 | máo | 毛 | 4畫 | 基本字義 毛 máo(ㄇㄠˊ) ⒈ ?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:毛筆。羽毛。毛織品。毛骨悚然。輕于鴻毛。 ⒉ ?像毛的東西,指谷物或草:不毛之地。 ⒊ ?衣物上的霉菌:老沒見太陽都長毛了。 ⒋ ?粗糙,沒有加工的:毛布。毛估(粗略地估計)。毛坯。 ⒌ ?不是純凈的:毛利。毛重。 ⒍ ?行動急躁:毛躁。 ⒎ ?驚慌失措,主意亂了:把他嚇毛了。 ⒏ ?小:毛病。毛孩子。毛毛雨。 ⒐ ?貨幣貶值:錢毛了。 ⒑ ?量詞,用于錢幣,等于“角”,一圓 |
栗 | lì | 木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栗 lì(ㄌ一ˋ) ⒈ ?落葉喬木,果實(shí)為堅果,稱“栗子”,味甜,可食:栗色?;鹬腥±?。 ⒉ ?發(fā)抖,因害怕或寒冷肢體顫動:戰(zhàn)栗。 ⒊ ?堅實(shí):“縝密以栗”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傈 粟 慄 漢英互譯 chestnut、millet、trembl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hestnut tree, chestnuts; surname |
毛栗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毛栗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