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頭調
- 拼音mǎ tóu diào
- 注音ㄇㄚˇ ㄊㄡˊ ㄉ一ㄠˋ
- 繁體馬頭調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馬頭調[ mǎ tóu diào ]
⒈ ?民間曲調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民間曲調名。 清 初至 道光 間流行,晚 清 時傳唱者已少。一般六十三字,可加襯字,平仄通協(xié),句式與《寄生草》略同。 《白雪遺音》中收此調甚多。
引清 俞蛟 《潮嘉風月記·大美》:“每逢讌集,酒酣拇戰(zhàn),羣囂紛起,獨 美娘 默如。善歌《馬頭調》,其聲嬌而細,宛而長,如春鶯出谷?!?br />阿英 《閑話西湖景》:“開口唱得是《馬頭調》兒,然后改了《太平年》。”
國語辭典
馬頭調[ mǎ tóu diào ]
⒈ ?一種流行于清初至道光年間的曲調。以三弦為主,琵琶為佐。
馬頭調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頭 | tóu tou | 大 | 5畫 | 基本字義 頭(頭) tóu(ㄊㄡˊ) ⒈ ?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:頭骨。頭腦。頭臉(①頭和臉;②指面貌;③指面子,體面)。頭角( jiǎo )(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)。 ⒉ ?指頭發(fā)或所留頭發(fā)的樣式:留頭。剃頭。 ⒊ ?物體的頂端:山頭。筆頭。兩頭尖。 ⒋ ?指事情的起點或端緒:從頭兒說起。頭緒。 ⒌ ?物體的殘余部分:布頭兒。 ⒍ ?以前,在前面的:頭三天。 ⒎ ?次序在前,第一:頭等。頭生。 ⒏ ?首領:頭子。頭目。 ⒐ |
馬 | mǎ | 馬 | 3畫 | 基本字義 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?哺乳動物,頸上有鬃,尾生長毛,四肢強健,善跑,供人騎或拉東西:馬匹。駿馬。馬到成功。馬首是瞻(喻跟隨別人行動)。 ⒉ ?大:馬蜂。馬勺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 |
調 | tiáo diào zhōu | 讠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調(調) tiáo(ㄊ一ㄠˊ) ⒈ ?搭配均勻,配合適當:調和。調諧。風調雨順。飲食失調。 ⒉ ?使搭配均勻,使協(xié)調:調配。調味。 ⒊ ?調停使和解(調解雙方關系):調停。調處。 ⒋ ?調劑:以臨萬貨,以調盈虛。 ⒌ ?調理使康復:調養(yǎng)。調攝。 ⒍ ?調教;訓練:有膂力,善調鷹隼。 ⒎ ?挑逗;戲弄:調笑。調情。調戲。酒后相調。 其他字義 調(調) diào(ㄉ一ㄠˋ) ⒈ ?樂曲;樂譜:曲調。采菱調。 ⒉ ?樂曲定音的基調或音階:C大 |
馬頭調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馬頭調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