枚文
- 拼音méi wén
- 注音ㄇㄟˊ ㄨㄣ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枚文[ méi wén ]
⒈ ?東晉人枚賾(一作梅賾)獻(xiàn)偽《古文尚書》及偽《尚書孔氏傳》,后因稱這些書為“枚文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東晉 人 枚賾 (一作 梅賾 )獻(xiàn)偽《古文尚書》及偽《尚書孔氏傳》,后因稱這些書為“枚文”。
引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書<古文尚書>冤詞后》:“吾聞之 鄒平 成君瓘,謂今 枚 文為 魏 晉 人書者,非寃也。”
枚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文 | wén | 文 | 4畫 | 基本字義 文 wén(ㄨㄣˊ) ⒈ ?事物錯(cuò)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:燦若文錦。 ⒉ ?刺畫花紋:文身。 ⒊ ?記錄語言的符號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辭。 ⒋ ?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(guān)的:文憑。文藝。文體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獻(xiàn)(指有歷史價(jià)值和參考價(jià)值的圖書資料)。文采(a.文辭、文藝方面的才華;b.錯(cuò)雜艷麗的色彩)。 ⒌ ?人類勞動成果的總結(jié):文化。文物。 ⒍ ?自然界的某些現(xiàn)象:天文。水文。 ⒎ ?舊時(shí)指禮節(jié)儀式:虛文。繁文縟節(jié)(過多的 |
枚 | méi | 木 | 8畫 | 基本字義 枚 méi(ㄇㄟˊ) ⒈ ?樹干:伐其條枚。 ⒉ ?古代行軍時(shí)防止士卒喧嘩的用具,狀如箸,銜在口中:“又如赴敵之兵,銜枚疾走,不聞號令,但聞人馬之行聲”。 ⒊ ?馬鞭:以枚數(shù)( shù )闔(用馬鞭指點(diǎn)著數(shù)門扇)。 ⒋ ?量詞,相當(dāng)于“個(gè)”,多用于形體小的東西:一枚別針。不勝枚舉(一個(gè)一個(gè)地舉不完)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文聲 English stalk of shrub, trunk of tree |
枚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枚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