麋麨
- 拼音mí chǎo
- 注音ㄇ一ˊ ㄔㄠˇ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麋麨(麋?)[ mí chǎo ]
⒈ ?粥和干糧。麋,通“糜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粥和干糧。麋,通“糜”。
引宋 陸游 《秋懷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義也》詩(shī)之五:“鄉(xiāng)鄰哀其窮,叩戶餽麋麨?!?/span>
麋麨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麋 | mí | 鹿 | 17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麋 mí(ㄇ一ˊ) ⒈ ?〔麋鹿〕哺乳動(dòng)物,比牛大,毛淡褐色,雄的有角,角像鹿,尾像驢,蹄像牛,頸像駱駝,但從整體看哪種動(dòng)物都不像,原產(chǎn)中國(guó),是一種珍貴的稀有獸類。俗稱“四不像”。 異體字 ? 麊 造字法 形聲:從鹿、米聲 English elk; surname |
麨 | chǎo | 麥 | 1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麨 chǎo(ㄔㄠˇ) ⒈ ?炒的米粉或面粉,一種干糧:“朝出移秧夜食麨。” 異體字 |
麋麨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麋麨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