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德
- 拼音mín dé
- 注音ㄇ一ㄣˊ ㄉㄜ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民德[ mín dé ]
⒈ ?民眾的道德。
⒉ ?指有德之人。
⒊ ?猶民力。
引證解釋
⒈ ?民眾的道德。
引《書·君奭》:“公曰:?jiǎn)韬?!君惟乃知民德,亦罔不能厥初,惟其終?!?br />《論語·學(xué)而》:“曾子 曰:‘慎終追遠(yuǎn),民德歸厚矣。’”
嚴(yán)復(fù) 《<原富>按語》七二:“此謂合眾可,謂之民主不可。何則?以其有奴婢故也。又以知民主之制,乃民智最深民德最優(yōu)時(shí)事?!?/span>
⒉ ?指有德之人。
引《楚辭·離騷》:“皇天無私阿兮,覽民德焉錯(cuò)輔?!?br />朱熹 集注:“言皇天神明,無所阿私,觀民之德,有圣賢者,則置其輔助之力,而立以為君也。”
⒊ ?猶民力。
引《墨子·節(jié)用上》:“圣王為政,其發(fā)令興事,使民用財(cái)也,無不加用而為者。是故用財(cái)不廢,民德不勞,其興利多矣?!?/span>
國語辭典
民德[ mín dé ]
⒈ ?人民的道德。
引《論語·學(xué)而》:「慎終追遠(yuǎn),民德歸厚矣?!?/span>
民德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民 | mín | 乛 | 5畫 | 基本字義 民 mín(ㄇ一ㄣˊ) ⒈ ?以勞動(dòng)群眾為主體的社會(huì)基本成員:人民。民主。民國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國內(nèi)有國籍,享受法律上規(guī)定的公民權(quán)利并履行公民義務(wù)的人)。國民(具有國籍的人)。 ⒉ ?指人或人群:居民。民族。 ⒊ ?勞動(dòng)大眾的,非官方的:民間。民歌。民諺。民風(fēng)。民情。 ⒋ ?某族的人:漢民?;孛?。 ⒌ ?從事不同職業(yè)的人:農(nóng)民。漁民。 ⒍ ?非軍事的:民品。民航。 ⒎ ?同“苠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ivilian、folk、the people 相 |
德 | dé | 彳 | 15畫 | 基本字義 德 dé(ㄉㄜˊ) ⒈ ?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(zhǔn)則和規(guī)范,品行,品質(zhì):美德。品德。公德。德行。道德。德性。德育(以一定的社會(huì)要求,進(jìn)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德才兼?zhèn)?。度德量力。德高望重?⒉ ?心意,信念:一心一德。 ⒊ ?恩惠:德施。德澤(德化和恩惠)。德惠。感恩戴德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徳 恴 悳 惪 ? 漢英互譯 heart、mind、morals、virtue 相關(guān)字詞 怨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ethics, morality, virtue |
民德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民德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