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目
- 拼音míng mù
- 注音ㄇ一ㄥˊ ㄇㄨˋ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名目[ míng mù ]
⒈ ?事物的名稱。
英items; name of a thing;
⒉ ?名聲。
英fame;
引證解釋
⒈ ?稱道;標(biāo)榜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粲等傳論》:“同聲相應(yīng),才士并出,惟 粲 等六人,最見名目?!?br />宋 沉作喆 《寓簡》卷三:“三君、八俊之流,造為語言,以相名目?!?/span>
⒉ ?名聲。
引元 無名氏 《舉案齊眉》第一折:“父親阿你壞風(fēng)俗,枉了你清廉名目?!?br />《醒世恒言·兩縣令競義婚孤女》:“但是出身低微的, 賈公 又怕辱莫了 石知縣,不肯俯就;但是略有些名目的,那個肯要百姓人家的養(yǎng)娘為婦?!?br />清 黃景仁 《游九華山放歌》:“誰知舉筆點竄間,已使名山擅名目?!?/span>
⒊ ?名稱;名義。
引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吳失》:“不知五經(jīng)之名目,而享儒官之祿?!?br />唐 孫魴 《題金山寺》詩:“萬古波心寺, 金山 名目新?!?br />宋 司馬光 《乞罷免役錢依舊差役札子》:“竊慮聚斂之臣,猶依傍役錢,別作名目,隱藏寬剩,使幽遠(yuǎn)之人,不被圣澤?!?br />明 王九思 《端正好·春游》套曲:“做一個賞春名目,更有那幾般兒品饌非俗。”
郁達夫 《空虛》:“統(tǒng)一、裁兵、廢督,名目是好得很呀!”
⒋ ?姓名。
引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布衣入館》:“朕於一時人才,茍得其名目,稍有自見,往往至于屢試,而治不加進,于是從而求所未試者,至於巖穴之士,庶幾有稱意焉?!?br />元 無名氏 《延安府》第二折:“撞見一個倚勢的官人,説 葛彪 便是他名目。”
⒌ ?命名。
引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三:“晁無咎 閒居……樓觀堂亭,位置極蕭灑,盡用 陶 語名目之?!?br />原注:“一無‘目’字?!?/span>
⒍ ?結(jié)果;成就。
引茅盾 《子夜》五:“依我看來,仿佛還是 學(xué)詩 將來會成點名目?!?/span>
國語辭典
名目[ míng mù ]
⒈ ?事物的名稱。
引《隋書·卷六七·裴矩傳》:「雖大宛以來,略知戶數(shù),而諸國山川未有名目?!?br />《文明小史·第三四回》:「季才聽了『三萬選』三字,卻合了從前大題三萬選的名目,心中甚喜,就叫他拿來。」
近名堂 名稱 花樣
⒉ ?被別人稱贊。
引《三國志·卷二一·魏書·傅嘏傳》:「才士并出,惟粲等六人最見名目?!?/span>
英語name, designation, item, rubric, (formal usage)? fame
德語Bezeichnungen von Dingen, Bezeichnungen, Namen , Konfession (S)?
法語noms des choses, désignation ou spécification d'une chose
名目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目 | mù | 目 | 5畫 | 基本字義 目 mù(ㄇㄨˋ) ⒈ ?眼睛:目光。醒目。歷歷在目。目指氣使(用眼光和氣色示意以役使別人,形容驕橫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頤指氣使”)。 ⒉ ?看,視:目語。目論(喻沒有自知之明或淺陋狹隘的見解)。 ⒊ ?想要達到的地點、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(jié)果:目的( dì )(亦指箭靶的中心)。 ⒋ ?大項中再分的小項:條目。綱舉目張。 ⒌ ?名稱:數(shù)目。巧立名目。 ⒍ ?標(biāo)題:目錄。 ⒎ ?生物學(xué)分類系統(tǒng)上所用的等級之一,在“綱”以下,“科 |
名 | míng | 口 | 6畫 | 基本字義 名 míng(ㄇ一ㄥˊ) ⒈ ?人或事物的稱謂:名字。名氏。名姓。名義。名分( fèn )。名堂。名落孫山。名存實亡。 ⒉ ?起名字:“秦氏有好女,自名為羅敷”。 ⒊ ?做某事時用來作依據(jù)的稱號:這些人以“辦學(xué)”為名,行騙錢之實。 ⒋ ?叫出,說出:不可名狀。 ⒌ ?聲譽:名譽。名聲。名優(yōu)(a.出名的,優(yōu)良的;b.名伶)。名噪一時。名過其實。 ⒍ ?有聲譽的,大家都知道的:名人。名士。名師。名將( jiàng )。名醫(yī)。名著。名流 |
名目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