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目達(dá)聰
- 拼音míng mù dá cōng
- 注音ㄇ一ㄥˊ ㄇㄨˋ ㄉㄚˊ ㄘㄨㄥ
- 繁體明目達(dá)聰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明目達(dá)聰[ míng mù dá cōng ]
⒈ ?指當(dāng)權(quán)者多方觀察民情,廣泛聽取意見。語本《書·舜典》:“明四目,達(dá)四聰”。孔傳:“廣視聽于四方,使天下無壅塞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當(dāng)權(quán)者多方觀察民情,廣泛聽取意見。
引語本《書·舜典》:“明四目,達(dá)四聰”。
孔 傳:“廣視聽於四方,使天下無壅塞”。
唐 陸贄 《冬至大禮大赦制》:“夫明目達(dá)聰,務(wù)廣聞見?!?br />宋 李綱 《論淮西軍變札子》:“堯 舜 之世,任賢勿貳,任欲專也;明目達(dá)聰,聽欲廣也?!?br />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獻(xiàn)飯》:“斟量,明目達(dá)聰,原是為君的理當(dāng)察訪。”
國語辭典
明目達(dá)聰[ míng mù dá cōng ]
⒈ ?耳目不被蒙蔽。語本形容對事情有全面性的了解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舜典》:「明四目,達(dá)四聰。」
《明史·卷一七九·章懋傳》:「伏乞?qū)熁鹜V?,移此視聽以明目達(dá)聰,省此資財以振饑恤困。」
《清史稿·卷四四五·朱一新傳》:「我皇太后、皇上明目達(dá)聰,豈有跬步之地而或敢售其欺?」
明目達(dá)聰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目 | mù | 目 | 5畫 | 基本字義 目 mù(ㄇㄨˋ) ⒈ ?眼睛:目光。醒目。歷歷在目。目指氣使(用眼光和氣色示意以役使別人,形容驕橫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頤指氣使”)。 ⒉ ?看,視:目語。目論(喻沒有自知之明或淺陋狹隘的見解)。 ⒊ ?想要達(dá)到的地點(diǎn)、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(jié)果:目的( dì )(亦指箭靶的中心)。 ⒋ ?大項中再分的小項:條目。綱舉目張。 ⒌ ?名稱:數(shù)目。巧立名目。 ⒍ ?標(biāo)題:目錄。 ⒎ ?生物學(xué)分類系統(tǒng)上所用的等級之一,在“綱”以下,“科 |
明 | míng | 日 | 8畫 | 基本字義 明 míng(ㄇ一ㄥˊ) ⒈ ?亮,與“暗”相對:明亮。明媚。明凈。明鑒(a.明鏡;b.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;c.明察)。明滅。明眸。明艷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(tuán)伙,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)。 ⒉ ?清楚:明白。明顯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確。明朗。 ⒊ ?懂得,了解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義。 ⒋ ?公開,不隱蔽:明說。明講。明處。 ⒌ ?能夠看清事物:明察秋毫。耳聰目明。眼明手快。 ⒍ |
達(dá) | dá | 辶 | 6畫 | 基本字義 達(dá)(達(dá)) dá(ㄉㄚˊ) ⒈ ?通:四通八達(dá)。達(dá)德(通行天下的美德)。達(dá)人。達(dá)士(達(dá)人)。 ⒉ ?通曉:洞達(dá)。練達(dá)。 ⒊ ?遍,全面:達(dá)觀(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,不計個人的得失)。 ⒋ ?到:到達(dá)。抵達(dá)。通宵達(dá)旦。 ⒌ ?實現(xiàn):目的已達(dá)。 ⒍ ?傳出來:傳( chuán )達(dá)。轉(zhuǎn)( zhuǎn )達(dá)。 ⒎ ?得到顯要的地位:顯達(dá)。達(dá)官貴人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迏 迖 達(dá) ? 漢英互譯 express、extend、reach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大聲 English arrive at, reach; in |
聰 | cōng | 耳 | 15畫 | 基本字義 聰(聰) cōng(ㄘㄨㄥ) ⒈ ?聽覺:失聰。 ⒉ ?聽覺靈敏:耳聰目明。 ⒊ ?心思靈敏:聰明。聰睿。聰慧。聰穎。 異體字 聰 聡 聦 漢英互譯 acute hearing、faculty of hearing 造字法 形聲:從耳、總聲 English intelligent, clever, bright |
明目達(dá)聰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明目達(dá)聰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