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壯
- 拼音mín zhuàng
- 注音ㄇ一ㄣˊ ㄓㄨㄤˋ
- 繁體民壯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民壯[ mín zhuàng ]
⒈ ?舊時被征募服役的壯丁。
⒉ ?清代州、縣官衙前衛(wèi)兵。也叫壯班。
引證解釋
⒈ ?舊時被征募服役的壯丁。
引明 王廷相 《雅述下》:“正統(tǒng) 己巳之變,兵部徵各省兵入御虜……當時大臣建議,設立民壯,以備倉卒,法古兵出於農(nóng)之義,三時在野力田,一時入城講武,若有征調,即同正軍?!?br />《醒世恒言·汪大尹火焚寶蓮寺》:“﹝ 汪大尹 ﹞教左右喚進民壯快手人等,將寺中僧眾,盡都綁縛?!?br />《明史·兵志三》:“正統(tǒng) 二年始募所在軍餘、民壯愿自效者, 陜西 得四千二百人。人給布二匹,月糧四斗?!?/span>
⒉ ?清 代州、縣官衙前衛(wèi)兵。也叫壯班。
引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民壯》:“今州、縣官衙前給使者有民壯,餼于官而供役。”
《老殘游記》第六回:“又有幾個人穿著號衣,上寫著‘ 城武縣 民壯’字樣,心里知道這上房住的必是 城武縣 了?!?/span>
國語辭典
民壯[ mín zhuàng ]
⒈ ?民間臨時召募的壯丁。
引《喻世明言·卷四〇·沈小霞相會出師表》:「張千、李萬一條鐵鏈鎖著,四名民壯,輪番監(jiān)押?!?/span>
⒉ ?清代州縣的衛(wèi)兵。
引清·顧炎武《天下郡國利病書·鳳寧徽·泗州志》:「民壯者,景泰以來設立之鄉(xiāng)兵,寓兵于農(nóng)之意也?!?/span>
民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壯 | zhuàng | 士 | 6畫 | 基本字義 壯(壯) zhuàng(ㄓㄨㄤˋ) ⒈ ?大,有力,強盛:強壯。壯士。壯心。壯烈。壯美。兵強馬壯。 ⒉ ?增加勇氣和力量:壯膽。壯行( xíng )。以壯聲勢。 ⒊ ?中國少數(shù)民族,主要分布于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及云南、四川、貴州等?。ㄅf作“僮”):壯族。壯錦。壯歌。 異體字 壯 壵 漢英互譯 strong、able-bodied 造字法 形聲:從土、丬聲 English big, large; robust; name of tribe |
民 | mín | 乛 | 5畫 | 基本字義 民 mín(ㄇ一ㄣˊ) ⒈ ?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:人民。民主。民國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國內有國籍,享受法律上規(guī)定的公民權利并履行公民義務的人)。國民(具有國籍的人)。 ⒉ ?指人或人群:居民。民族。 ⒊ ?勞動大眾的,非官方的:民間。民歌。民諺。民風。民情。 ⒋ ?某族的人:漢民?;孛瘛?⒌ ?從事不同職業(yè)的人:農(nóng)民。漁民。 ⒍ ?非軍事的:民品。民航。 ⒎ ?同“苠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ivilian、folk、the people 相 |
民壯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民壯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