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槵子
- 拼音mù huàn zǐ
- 注音ㄇㄨˋ ㄏㄨㄢˋ ㄗ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木槵子[ mù huàn zǐ ]
⒈ ?亦作“木患子”。
⒉ ?高大喬木,枝葉似椿,果實(shí)和皮可制澡藥,去垢同于肥皂。果核圓而堅,黑如漆珠,可作念珠。又名油珠子、菩提子、無患子。參閱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木二·無患子》。
⒊ ?指此種植物的果核或果實(shí)。
⒋ ?借指念珠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木患子”。
⒉ ?高大喬木,枝葉似椿,果實(shí)和皮可制澡藥,去垢同于肥皂。果核圓而堅,黑如漆珠,可作念珠。又名油珠子、菩提子、無患子。參閱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二·無患子》。
⒊ ?指此種植物的果核或果實(shí)。
引《法苑珠林》卷四六:“若欲滅煩惱障者,當(dāng)貫?zāi)緲右话侔?,常以自隨?!?br />唐 劉恂 《嶺表錄異》卷中:“龍眼之樹如荔枝……核如木槵子而不堅?!?br />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九:“家君嘗手植核於小圃……三歲高二丈許。始實(shí),初如菉豆,凡兩月漸大,有墮地者,視之,木患子也。皮可洗衣,功不讓皁角。核則人以為念珠者?!?/span>
⒋ ?借指念珠。
引清 曹寅 《雨夕偶懷桐皋僧走筆得二十韻卻寄》:“徒然木槵子,碌碌鏗指爪。”
亦省稱“木槵”。 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夫人內(nèi)修》:“莊嚴(yán)七寶,木槵對軍持,同向蒲團(tuán)禮六時。”
木槵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木 | mù | 木 | 4畫 | 基本字義 木 mù(ㄇㄨˋ) ⒈ ?樹類植物的通稱:樹木。喬木。灌木。木石(樹木和石頭,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)。緣木求魚。 ⒉ ?木料、木制品:木材。木器。木刻。木匠。木已成舟。 ⒊ ?棺材:棺木。 ⒋ ?質(zhì)樸:木訥(樸實(shí)遲鈍)。 ⒌ ?呆笨:木雞。 ⒍ ?感覺不靈敏,失去知覺:麻木。 ⒎ ?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 ⒏ ?姓。 漢英互譯 numb、timber、tree、wood、woode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ree; wood, lumber; wooden |
槵 | huàn | 木 | 15畫 | 基本字義 槵 huàn(ㄏㄨㄢˋ) ⒈ ?一種樹,即“無患子”。落葉喬木,果皮可代肥皂,核可作念珠。 異體字 梙 |
木槵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木槵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