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詞
- 拼音nán cí
- 注音ㄋㄢˊ ㄘˊ
- 繁體南詞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南詞[ nán cí ]
⒈ ?指南戲、南曲或昆曲。明徐渭有《南詞敘錄》、魏良輔有《南詞引正》,清呂士雄有《南詞定律》,都是論南戲或昆曲的專著。
⒉ ?指彈詞一類說唱故事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南戲、南曲或昆曲。 明 徐渭 有《南詞敘錄》、 魏良輔 有《南詞引正》, 清 呂士雄 有《南詞定律》,都是論南戲或昆曲的專著。
引明 陳霆 《渚山堂詞話》卷二:“瞿宗吉,號 山陽道人,有《餘清》及《樂府遺音》等集,皆南詞也?!?/span>
⒉ ?指彈詞一類說唱故事。
引清 范祖述 《杭俗遺風(fēng)》:“南詞者,説唱古今書籍,編七字句,坐中開口彈絃子,打橫者佐以洋琴……每本四、五回,稱為唱書先生?!?/span>
國語辭典
南詞[ nán cí ]
⒈ ?南方說書先生說唱書史所用的曲調(diào)。流行于福建南平、漳州等地。演唱者七至十余人,圍桌坐唱。說唱古今故事,編成七字句,以唱為主,間以說白。風(fēng)格宛轉(zhuǎn)流麗。伴奏樂器有三弦、琵琶、二胡、笛、鼓等。
南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南 | nán nā | 十 | 9畫 | 基本字義 南 nán(ㄋㄢˊ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指中國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 ⒉ ?姓。 其他字義 南 n?。è栓冢?⒈ ?〔南無(mó)〕佛教用語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(guān)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 |
詞 | cí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詞(詞) cí(ㄘˊ) ⒈ ?語言里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:詞匯。詞書。詞典。詞句。詞序。詞組。 ⒉ ?言辭,話語,泛指寫詩作文:歌詞。演講詞。誓詞。詞章。詞律(文詞的聲律)。 ⒊ ?中國一種詩體(起于南朝,形成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本可入樂歌唱,后樂譜失傳,只按詞牌格律創(chuàng)作):詞人。詞譜。詞牌。詞調(diào)( diào )。詞韻。詞曲。 異體字 詞 ? 漢英互譯 vocable、word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司聲 English words; phrase, expression |
南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南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