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訛
- 拼音nán é
- 注音ㄋㄢˊ ㄜˊ
- 繁體南訛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南訛[ nán é ]
⒈ ?亦作“南為”、“南偽”、“南訛”。指夏時(shí)耕作及勸農(nóng)等事。
⒉ ?南方主夏屬火,炎帝所司。因用以借稱火神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南為”、“南偽”、“南譌”。指夏時(shí)耕作及勸農(nóng)等事。
引《書(shū)·堯典》:“申命 羲叔,宅南交,平秩南訛,敬致。”
孔 傳:“訛,化也。掌夏之官,平敘南方化育之事……四時(shí)同之,亦舉一隅?!?br />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:“申命 羲叔,居 南交。便程南為,敬致?!?br />司馬貞 索隱:“春言東作,夏言南為,皆是耕作營(yíng)為勸農(nóng)之事?!?br />《漢書(shū)·王莽傳中》:“予之南巡,必躬載耨,每縣則薅,以勸南偽?!?br />南朝 齊 謝朓 《雩祭歌》:“火景方中南譌秩,靡草云黃含桃實(shí)?!?/span>
⒉ ?南方主夏屬火, 炎帝 所司。因用以借稱火神。
引宋 王禹偁 《火星中而寒暑退賦》:“又若南訛赫怒,人失其所,焦砂爛石以何盛,輕箑纖絺而曷御?!?br />清 楊模 《閏六月初七夜月》:“南訛?zāi)J(rèn)火西流,顧兔高懸略似鉤。”
南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南 | nán nā | 十 | 9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南 nán(ㄋㄢˊ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(duì)太陽(yáng)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(duì)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guó)(指中國(guó)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 ⒉ ?姓。 其他字義 南 nā(ㄋㄚ) ⒈ ?〔南無(wú)(mó)〕佛教用語(yǔ)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(duì)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(guān)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 |
訛 | é | 讠 | 6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訛(訛) é(ㄜˊ) ⒈ ?錯(cuò)誤:訛字。訛誤(文字、記載錯(cuò)誤)。訛謬。訛傳( chuán )。以訛傳訛。 ⒉ ?敲詐,假借某種理由向人強(qiáng)迫索取財(cái)物或其他權(quán)利:訛詐。 ⒊ ?謠言:訛言(a.詐偽的話,謠言;b.胡言亂語(yǔ))。 ⒋ ?感化,變化:“歲月遷訛。” ⒌ ?野火燒。 異體字 訛 譌 ? 漢英互譯 bluff、extort、erroneous、blackmail、mistaken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化聲 English swindle, cheat; erroneous, wrong |
南訛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南訛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