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陔
- 拼音nán gāi
- 注音ㄋㄢˊ ㄍㄞ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南陔[ nán gāi ]
⒈ ?《詩·小雅》篇名。六笙詩之一,有目無詩。《南陔》、《白華》、《華黍》為前三篇,是燕饗之樂?!对姟ば⊙拧つ馅胄颉罚骸啊赌馅搿罚⒆酉嘟湟责B(yǎng)也;《白華》,孝子之絜白也;《華黍》,時和歲豐,宜黍稷也。有其義而亡其辭?!薄秲x禮·鄉(xiāng)飲酒禮》:“笙入堂下,磬南北面立,樂《南陔》、《白華》、《華黍》?!焙笥脼榉铕B(yǎng)和孝敬雙親的典實。
引證解釋
⒈ ?《詩·小雅》篇名。六笙詩之一,有目無詩。 《南陔》、《白華》、《華黍》為前三篇,是燕饗之樂。
引《詩·小雅·南陔序》:“《南陔》,孝子相戒以養(yǎng)也;《白華》,孝子之絜白也;《華黍》,時和歲豐,宜黍稷也。有其義而亡其辭?!?br />《儀禮·鄉(xiāng)飲酒禮》:“笙入堂下,磬南北面立,樂《南陔》、《白華》、《華黍》。”
后用為奉養(yǎng)和孝敬雙親的典實。 《文選·束晳<補亡詩>》:“循彼南陔,言采其蘭,眷戀庭闈,心不遑安?!?br />李善 注:“循陔以采香草者,將以供養(yǎng)父母。”
唐 楊炯 《幽蘭賦》:“叢蘭正滋,美庭幃之孝子,循南陔而采之?!?br />宋 蘇軾 《送程建用》詩:“空餘南陔意,太息北堂冷。”
清 嚴有禧 《漱華隨筆·忍菴先生》:“今吾兒邀天之幸,得上公車,稍可伸北闕南陔之思矣。”
南陔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南 | nán nā | 十 | 9畫 | 基本字義 南 nán(ㄋㄢˊ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指中國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 ⒉ ?姓。 其他字義 南 n?。è栓冢?⒈ ?〔南無(mó)〕佛教用語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 |
陔 | gāi | 阝 | 8畫 | 基本字義 陔 gāi(ㄍㄞ) ⒈ ?臺階,層次:“具泰一祠壇……三陔”。 ⒉ ?田間的土崗子。 ⒊ ?指“陔夏”(古樂章名):“賓出,奏陔”。 異體字 垓 造字法 形聲:從阝、亥聲 English a step, a terrace, a grade a ledge |
南陔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南陔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