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征北伐
- 拼音nán zhēng běi fá
- 注音ㄋㄢˊ ㄓㄥ ㄅㄟˇ ㄈㄚ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南征北伐[ nán zhēng běi fá ]
⒈ ?亦作“南征北討”。亦作“南征北戰(zhàn)”。亦作:南征北討南征北戰(zhàn)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南征北討”。亦作“南征北戰(zhàn)”。形容轉(zhuǎn)戰(zhàn)南北,經(jīng)歷了許多戰(zhàn)斗。
引唐 柳宗元 《封建論》:“歷於 宣王,挾中興復古之德,雄南征北伐之威,卒不能定 魯侯 之嗣?!?br />元 無名氏 《昊天塔》第一折:“想老夫幼年時,南征北討,東蕩西除,到今日都做了一場春夢也?!?br />廖仲愷 《中國人民和領(lǐng)土在新國家建設(shè)上之關(guān)系》:“所以我們 中國 歷史上,說到那些南征北討,開疆辟地的皇帝,不怨他勞民傷財,就要罵他好大喜功?!?br />柯巖 《我的爺爺》詩:“我的爺爺,是個老紅軍,他為人民南征北戰(zhàn),廝殺了多半生?!?br />郭小川 《萬里長江橫渡》詩:“這風口浪尖上,難道不就是我們的南征北戰(zhàn)路?”
國語辭典
南征北伐[ nán zhēng běi fá ]
⒈ ?形容經(jīng)歷許多戰(zhàn)爭。唐·陳子昂〈為金吾將軍陳令英請免官表〉:「西逾流沙,東絕滄海,南征北伐,無所不至。」唐·柳宗元〈封建論〉:「歷于宣王,挾中興復古之德,雄南征北伐之威,卒不能定魯侯之嗣。」也作「南征北討」、「南征北戰(zhàn)」。
英語war on all sides (idiom)?; fighting from all four quarters
南征北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征 | zhēng | 彳 | 8畫 | 基本字義 征(徵) zhēng(ㄓㄥ) ⒈ ?遠行:長征。征途。征夫。征人。征衣。征帆(遠行的船)。 ⒉ ?用武力制裁,討伐:征服(用力制服)。征討。征伐。征戰(zhàn)(出征作戰(zhàn))。南征北戰(zhàn)。 ⒊ ?召集:征兵。征募(招募兵士)。征集兵馬。 ⒋ ?收集:征稅。征糧。 ⒌ ?招請,尋求:征求。征稿。征婚。征聘(招聘)。征詢(征求意見)。 ⒍ ?證明,證驗:征引(引用,引證)。信而有征。 ⒎ ?表露出來的跡象:特征。征候。 異體字 徰 徵 漢英互譯 |
南 | nán nā | 十 | 9畫 | 基本字義 南 nán(ㄋㄢˊ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指中國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 ⒉ ?姓。 其他字義 南 n?。è栓冢?⒈ ?〔南無(mó)〕佛教用語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(guān)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 |
伐 | fá | 亻 | 6畫 | 基本字義 伐 fá(ㄈㄚˊ) ⒈ ?砍:伐樹??撤ァ?⒉ ?征討:討伐。伐罪(征討有罪的人)。口誅筆伐。 ⒊ ?自夸:伐善(夸自己的好處)。伐智。不矜不伐。 異體字 傠 瞂 漢英互譯 cut down、strike 造字法 會意:從亻、從戈 English cut down, subjugate, attack |
北 | běi bèi | 匕 | 5畫 | 基本字義 北 běi(ㄅㄟˇ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左手的一邊,與“南”相對:北方。北辰(古書指北極星)。北上(古代以北為上,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,與“南下”相對)。北極星(出現(xiàn)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,人??克鎰e方向)。北國(指中國北部)。 ⒉ ?打了敗仗往回逃:敗北。 其他字義 北 bèi(ㄅㄟˋ) ⒈ ?古同“背”,違背,違反。 異體字 背 漢英互譯 north 相關(guān)字詞 南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north; northern; northward |
南征北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南征北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