臑鱉
- 拼音nào biē
- 注音ㄋㄠˋ ㄅ一ㄝ
- 繁體臑鱉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臑鱉[ nào biē ]
⒈ ?菜肴名。煮爛的鱉肉。
引證解釋
⒈ ?菜肴名。煮爛的鱉肉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酒食》有“臑鱉”。
引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散不足》:“臑鱉膾鯉,麑卵鶉鷃橙枸,鮐鱧醢醯,眾物雜味?!?/span>
臑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臑 | nào | 月 | 18畫 | 基本字義 臑 nào(ㄋㄠˋ) ⒈ ?牲畜前肢的下半截。 ⒉ ?中醫(yī)指人自肩至肘前側(cè)靠近腋部的隆起的肌肉。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需聲 English soft |
鱉 | biē | 魚 | 19畫 | 基本字義 鱉(鱉) biē(ㄅ一ㄝ) ⒈ ?爬行動物,生活在水中,形狀像龜,背甲上有軟皮,無紋。肉可食,甲可入藥。亦稱“甲魚”、“團魚”;有的地區(qū)稱“黿”;俗稱“王八”。 異體字 鱉 鼈 龞 漢英互譯 turtle 造字法 形聲:從魚、敝聲 English turtle |
臑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臑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