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杓子
- 拼音nǎo sháo zǐ
- 注音ㄋㄠˇ ㄕㄠˊ ㄗˇ
- 繁體腦杓子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腦杓子[ nǎo sháo zǐ ]
⒈ ?即腦杓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腦杓。參見(jiàn)“腦杓”。
引元 馬致遠(yuǎn) 《薦福碑》第二折:“好塊子馬,腳打著腦杓子走,趕不上?!?br />《水滸傳》第三二回:“是我走的慌了,腳后跟直打著腦杓子?!?br />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一百回:“就是我有七分不好,也有三分的好,總不要一去了把我擱在腦杓子后頭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二回:“他把那個(gè)人的帽子往前一推,腦杓子上,‘吧’,就是一巴掌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腦杓子[ nǎo sháo zi ]
⒈ ?頭的后部。也作「腦勺子」。
引《水滸傳·第三二回》:「哎也!是我走的慌了,腳后跟只打著腦杓子!」
腦杓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 ⒊ ?動(dòng)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(duì)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(duì)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(duì)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腦 | nǎo | 月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腦(腦) nǎo(ㄋㄠˇ) ⒈ ?高等動(dòng)物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主要部分,在顱腔里,主管感覺(jué)和運(yùn)動(dòng)。人腦又是思想記憶等心理活動(dòng)的器官:腦髓。腦子(①腦;②指思考、記憶等能力)。腦筋。腦海。腦際。腦殼。腦顱。腦神經(jīng)。腦下垂體。腦積水。腦溢血。電腦。 ⒉ ?頭:腦袋。腦殼。頭昏腦脹。腦滿腸肥。 ⒊ ?形狀或顏色像腦的東西:豆腐腦兒。 ⒋ ?指從物體中提煉出的精華部分:樟腦。薄荷腦。 異體字 腦 垴 匘 脳 漢英互譯 brain、encephalon、ha |
杓 | sháo biāo | 木 | 7畫 | 基本字義 杓 sháo(ㄕㄠˊ) ⒈ ?同“勺”。 其他字義 杓 biāo(ㄅ一ㄠ) ⒈ ?古代指北斗第五、六、七顆星。亦稱“斗柄”。 ⒉ ?拉開(kāi)。 ⒊ ?擊。 異體字 勺 漢英互譯 bai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handle of cup, ladle, spoon; name of a constellation |
腦杓子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腦杓子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