鳥毳
- 拼音niǎo cuì
- 注音ㄋ一ㄠˇ ㄘㄨㄟˋ
- 繁體鳥毳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鳥毳[ niǎo cuì ]
⒈ ?鳥腹細(xì)毛。
引證解釋
⒈ ?鳥腹細(xì)毛。
引唐 張九齡 《郡內(nèi)閑齋》詩:“簷風(fēng)落鳥毳,窗葉掛蟲絲。”
鳥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鳥 | niǎo | 鳥 | 5畫 | 基本字義 鳥(鳥) niǎo(ㄋ一ㄠˇ) ⒈ ?脊椎動(dòng)物的一綱,溫血卵生,全身有羽毛,后肢能行走,前肢變?yōu)槌幔话隳茱w:鳥類。候鳥。益鳥。鳥語花香。 異體字 鳥 漢英互譯 bird、fowl、ja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bird; KangXi radical 196 |
毳 | cuì | 毛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毳 cuì(ㄘㄨㄟˋ) ⒈ ?〔毳毛〕醫(yī)學(xué)上指人體表面除頭發(fā)、陰毛、腋毛外,其他部位生的細(xì)毛。俗稱“寒毛”。 ⒉ ?鳥獸的細(xì)毛。 異體字 橇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fine hair or fur on animals |
鳥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鳥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