鯢鮐
- 拼音ní tái
- 注音ㄋ一ˊ ㄊㄞˊ
- 繁體鯢鮐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鯢鮐[ ní tái ]
⒈ ?鯢齒和鮐背。長壽之征。
引證解釋
⒈ ?鯢齒和鮐背。長壽之徵。參見“鯢齒”、“鮐背”。
引明 李東陽 《寄壽菊羅郎中公給事中鑒之父》詩:“久從仙骨見鯢鮐,又報春風壽域開?!?/span>
鯢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鮐 | tái | 魚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鮐(鮐) tái(ㄊㄞˊ) ⒈ ?〔鮐魚〕身體呈紡錘形、背青藍色,頭頂淺黑色,生活在海中,為中上層洄游性魚類。供食用,肝可制魚肝魚。亦稱“鮐巴魚”、“鯖”、“油筒魚”、“青花魚”。 異體字 鮐 漢英互譯 mackerel 造字法 形聲:從魚、臺聲 English globefish, tetraodon |
鯢 | ní | 魚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鯢(鯢) ní(ㄋ一ˊ) ⒈ ?〔大鯢〕兩棲動物,身體長而扁,生在山溪中。肉鮮美可食。叫的聲音像嬰兒,所以俗稱“娃娃魚”。 ⒉ ?〔小鯢〕兩棲動物,體形與大鯢相似,但較小,牙齒呈V形,生活在水邊的草地里。 ⒊ ?(鯢) 異體字 鯢 漢英互譯 giant salamander 造字法 形聲:從魚、兒聲 English Cryptobranchus japonicus; a salamander |
鯢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鯢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