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馬墻
- 拼音niú mǎ qiáng
- 注音ㄋ一ㄡˊ ㄇㄚˇ ㄑ一ㄤˊ
- 繁體牛馬牆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牛馬墻[ niú mǎ qiáng ]
⒈ ?明代開始有的一種城防工事,設(shè)在城外與濠上,有大小銃眼,敵來則擊以銃或炮。遇緊急情況不敢開城門時,一應(yīng)避難的人牛馬之類,皆可暫于墻內(nèi)收避。
引證解釋
⒈ ?明 代開始有的一種城防工事,設(shè)在城外與濠上,有大小銃眼,敵來則擊以銃或炮。遇緊急情況不敢開城門時,一應(yīng)避難的人牛馬之類,皆可暫于墻內(nèi)收避。參閱《古今圖書集成·戎政典·攻守諸器》。
引清 魏源 《城守篇·守備上》:“若夫牛馬墻者,則在城外與濠上。凡濠之岸,不拘寬狹,狹即丈許,寬不踰倍;其濱為墻,磚石隨便。”
牛馬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墻 | qiáng | 土 | 14畫 | 基本字義 墻(墻) qiáng(ㄑ一ㄤˊ) ⒈ ?用磚石等砌成承架房頂或隔開內(nèi)外的建筑物:磚墻。土墻。院墻。城墻。墻垣。墻頭。墻頭草。銅墻鐵壁。 ⒉ ?門屏:蕭墻(喻內(nèi)部,如“禍起墻墻”)。 ⒊ ?古代出殯時張于棺材周圍的幃帳。 異體字 墻 廧 牆 漢英互譯 wall 造字法 形聲:從土、嗇聲 English wall |
牛 | niú | 牛 | 4畫 | 基本字義 牛 niú(ㄋ一ㄡˊ) ⒈ ?哺乳動物,趾端有蹄,頭上長一對角,是反芻類動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車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:牛刀小試(喻有很大的本領(lǐng),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)。牛黃。牛角。 ⒉ ?星名,二十八宿之:牛斗(指牛宿和斗宿二星)。 ⒊ ?喻固執(zhí)或驕傲:牛氣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牜 漢英互譯 cattle、moggy、moo-cow、ox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ow, ox, bull; KangXi radical93 |
馬 | mǎ | 馬 | 3畫 | 基本字義 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?哺乳動物,頸上有鬃,尾生長毛,四肢強(qiáng)健,善跑,供人騎或拉東西:馬匹。駿馬。馬到成功。馬首是瞻(喻跟隨別人行動)。 ⒉ ?大:馬蜂。馬勺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 |
牛馬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牛馬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