胼手胝足
- 拼音pián shǒu zhī zú
- 注音ㄆ一ㄢˊ ㄕㄡˇ ㄓ ㄗ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胼手胝足[ pián shǒu zhī zú ]
⒈ ?手腳磨起老繭,指辛勤勞動。
例世界上沒有胼手胝足的勞動者,就不會有人類的一切文明。
英hard working;
引證解釋
⒈ ?手掌和腳底都磨起了老繭。形容極其辛勞。
引宋 葉適 《謝除寶謨閣直學士提舉鳳翔府上清太平宮表》:“臣力耕朽壤,勤鑿枯泉,空有胼手胝足之勞。”
明 區(qū)大用 《贈憲府王公治水歌》:“胼手胝足不言瘁,烈風滛雨有時休。”
鄒韜奮 《抗戰(zhàn)以來》八:“在兩 廣 等處的農村工作婦女,原來就在終年胼手胝足?!?br />丁玲 《水》:“只要有著土地,就全有我們在。告訴你,就全有我們胼手胝足,挨凍挨餓的在?!?br />秦牧 《長河浪花集·社稷壇抒情》:“沒有大地上胼手胝足的勞動者,根本就不會有這宮殿,不會有一切人類的文明?!?br />亦作“胼胝手足”。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二章:“農民窮苦,胼胝手足以經營之,而終歲之勤,一粒無穫?!?/span>
國語辭典
胼手胝足[ pián shǒu zhī zú ]
⒈ ?手掌腳底因勞動過度,皮膚久受摩擦而產生厚繭。形容極為辛勞。
引宋·葉適〈謝除寶謨閣直學士提舉鳳翔府上清大平宮表〉:「臣力耕朽壤,勤鑿枯泉,空有胼手胝足之勞,曾無曝背食芹之獻?!?/span>
例如:「他們胼手胝足開墾出這一大片土地。」
近篳路藍縷
英語with callouses on hands and feet (idiom)?, to work one's fingers to the bone
胼手胝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足 | zú | 足 | 7畫 | 基本字義 足 zú(ㄗㄨˊ) ⒈ ?腳:足下(對對方的敬稱)。足跡。足球。足壇。失足。高足(敬辭,稱別人的學生)。舉足輕重。畫蛇添足。 ⒉ ?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:鼎足。碗足。 ⒊ ?充分,夠量:足月。足見。足智多謀。 ⒋ ?完全:足以。足色。 ⒌ ?值得,夠得上:不足為憑。微不足道。 ⒍ ?增益:以晝足夜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mple、as mush as、full、leg、sufficient、foot 造字法 會意:從口、從止 English foot; attain, satisfy, enough |
胝 | zhī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胝 zhī(ㄓ) ⒈ ?〔胼胝〕見“胼”。 異體字 ? 柢 疷 躓 胵 English callous, corn |
手 | shǒu | 手 | 4畫 | 基本字義 手 shǒu(ㄕㄡˇ) ⒈ ?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:手心。棘手(形容事情難辦,像荊棘刺手)。著( zhuó )手(開始做,動手)。手不釋卷。 ⒉ ?拿著:人手一冊。 ⒊ ?親自動手:手稿。手跡。手令。手書(a.筆跡;b.親筆書信)。 ⒋ ?技能、本領:手法(技巧,方法)。手段。留一手。 ⒌ ?做某種事情或擅長某種技能的人:國手。扒手。生產能手。 ⒍ ?小巧易拿的:手槍。手冊。 異體字 扌 漢英互譯 a bunch of fives、fist、hand、manus、mauley、p |
胼 | pián | 月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胼 pián(ㄆ一ㄢˊ) ⒈ ?〔胼胝〕手上腳上因為勞動或運動被摩擦變硬了的皮膚。 ⒉ ?〔胼胝體〕大腦兩半球的底部聯合大腦兩半球的神經纖維組織。 異體字 腁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并聲 English callus, calluses |
胼手胝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