霹靂手
- 拼音pī lì shǒu
- 注音ㄆ一 ㄌ一ˋ ㄕㄡˇ
- 繁體霹靂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霹靂手[ pī lì shǒu ]
⒈ ?斷案的快手。
⒉ ?稱能吏為“霹靂手”。
⒊ ?指才思敏捷,聲名很大的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斷案的快手。
引《舊唐書·裴漼傳》:“州中有積年舊案數(shù)百道, 崇義 促 琰之 使斷之, 琰之 命書吏數(shù)人,連紙進筆,斯須剖斷并畢,文翰俱美,且盡與奪之理……由是大知名,號為‘霹靂手’?!?br />宋 張耒 《明道雜志》:“錢穆 內(nèi)相本以文翰風流著稱……因決一大滯獄,內(nèi)外稱之。會朝處, 蘇長公 譽之曰:‘所謂霹靂手也。’”
明 于謙 《晝夜長短》詩:“訴牒旁午來,剖斷不留宿。雖非霹靂手,遇事頗神速?!?/span>
⒉ ?稱能吏為“霹靂手”。
引宋 樓鑰 《送制帥林和叔歸》詩:“姦胥及強吏,時用霹靂手?!?/span>
⒊ ?指才思敏捷,聲名很大的人。
引茅盾 《化悲痛為力量》:“他( 郭沫若 )以詛咒黑暗、渴望光明的革命浪漫主義詩人出現(xiàn),震驚海內(nèi),競相傳閱,認為他是當時詩壇的霹靂手?!?/span>
國語辭典
霹靂手[ pī lì shǒu ]
⒈ ?唐裴琰于高宗永徽時為同州司戶參軍,刺史李崇義因其年少,瞧不起他,故意將積年舊案百件,交由裴琰盡速辦理。裴琰在短時間內(nèi),迅速辦完,且判詞允當,讓刺史李崇義大驚不已。見《舊唐書·卷一〇〇·裴漼傳》。后比喻人才思敏捷,果敢決斷。
例如:「張經(jīng)理是公司有名的霹靂手,無論再棘手的案子,只要到了他手里,總能快速解決。」
霹靂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手 | shǒu | 手 | 4畫 | 基本字義 手 shǒu(ㄕㄡˇ) ⒈ ?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:手心。棘手(形容事情難辦,像荊棘刺手)。著( zhuó )手(開始做,動手)。手不釋卷。 ⒉ ?拿著:人手一冊。 ⒊ ?親自動手:手稿。手跡。手令。手書(a.筆跡;b.親筆書信)。 ⒋ ?技能、本領:手法(技巧,方法)。手段。留一手。 ⒌ ?做某種事情或擅長某種技能的人:國手。扒手。生產(chǎn)能手。 ⒍ ?小巧易拿的:手槍。手冊。 異體字 扌 漢英互譯 a bunch of fives、fist、hand、manus、mauley、p |
霹 | pī | 雨 | 21畫 | 基本字義 霹 pī(ㄆ一) ⒈ ?〔霹靂〕響聲極大的雷。 ⒉ ?〔霹雷〕即“霹靂”。 異體字 礔 礕 造字法 形聲:從雨、辟聲 English thunder, crashing thunder |
靂 | lì | 雨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靂(靂) lì(ㄌ一ˋ) ⒈ ?〔霹靂〕見“霹”。 異體字 靂 造字法 形聲:從雨、歷聲 English thunderclap, crashing thunder |
霹靂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霹靂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