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陽
- 拼音píng yáng
- 注音ㄆ一ㄥˊ 一ㄤˊ
- 繁體平陽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平陽[ píng yáng ]
⒈ ?〈方〉:指平地。
例虎落平陽被犬欺。
英smooth land;
引證解釋
⒈ ?猶平坦。
引《西游記》第五六回:“下西坡,乃是一段平陽之地。”
《說岳全傳》第四十回:“但見一片荒山,四面平陽,多是青草。”
《孽?;ā返谝换兀骸昂鋈坏揭粋€所在,抬頭一看,好一片平陽大地!”
⒉ ?指 平陽侯。漢 曹參 封號。 秦 以酷政失天下, 曹參 為 齊王 相國,師 蓋公 治要事清凈,稱賢相。后繼 蕭何 為 漢 相,一切按 何 成規(guī)辦事,不作任何更改。常日夜飲酒,人或來規(guī)勸,至則醉以酒,使無言。聞鄰近吏舍飲酒喧嘩,不予制止,反唱酒相應和。后用以為典。
引唐 劉禹錫 《酬樂天齋滿日裴命公置宴席上戲贈》詩:“平陽 不獨容賓醉,聽取喧呼吏舍聲?!?br />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李宣古》:“尚書獨不念諸郎學文,待士如此,那得 平陽 之譽乎?”
⒊ ?指 平陽侯。漢 曹壽 封號。 壽 娶 武帝 姊 陽信長公主。時 漢武 夜間改裝出行,常冒稱 平陽侯 ;寵幸侯家歌女 衛(wèi)子夫,后立為皇后。
引唐 王昌齡 《殿前曲》:“平陽 歌舞新承寵,簾外春寒賜錦袍。”
⒋ ?指 平陽公主。唐高祖 李淵 女, 柴紹 妻。 隋 大業(yè) 十三年(公元617年) 紹 從 李淵 在 太原 舉兵反 隋,她回家散財招兵得七萬人,親率師與 李世民 會于 渭 北,時稱娘子軍。后封為 平陽公主。
引清 吳偉業(yè) 《思陵長公主挽詩》:“柔福 何慚 宋,平陽 可佐 唐。”
國語辭典
平陽[ píng yáng ]
⒈ ?平坦的地方。
引《西游記·第二二回》:「話說唐僧師徒三眾,脫難前來,不一日,行過了黃風嶺,進西卻是一脈平陽之地。」
⒉ ?地名。在現(xiàn)今山西省臨汾縣。為堯的都城,漢朝曾經(jīng)置縣于此。
引《文選·馬融·長笛賦并序》:「獨臥郿平陽鄔中,有雒客舍逆旅?!?br />《文選·陸機·漢高祖功臣頌》:「相國平陽懿侯沛曹參。」
平陽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陽 | yáng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陽(陽) yáng(一ㄤˊ) ⒈ ?明亮。 ⒉ ?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(zhì)的兩大對立面之一,與“陰”相對:一陰一陽謂之道。陰陽二氣。圖形:?(U+268A)。 ⒊ ?指“太陽”:陽光。陽面。陽歷。向陽。夕陽。 ⒋ ?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(多用于地名):衡陽(在中國湖南省衡山之南)。洛陽(在中國河南省洛河之北)。 ⒌ ?溫暖:陽春。 ⒍ ?外露的,明顯的:陽溝。陽奉陰違。 ⒎ ?凸出的:陽文圖章。 ⒏ ?關于活人的:陽間(人世間 |
平 | píng | 干 | 5畫 | 基本字義 平 píng(ㄆ一ㄥˊ) ⒈ ?不傾斜,無凹凸,像靜止的水面一樣:平地。平面。平原。 ⒉ ?均等:平分。平行( xíng )。抱打不平。公平合理。 ⒊ ?與別的東西高度相同,不相上下:平列。平局。平輩。 ⒋ ?安定、安靜:平安。平服。 ⒌ ?治理,鎮(zhèn)壓:平定。 ⒍ ?抑止(怒氣):他把氣平了下去。 ⒎ ?和好:“宋人及楚人平”。 ⒏ ?一般的,普通的:平民。平庸。平價。平凡。 ⒐ ?往常,一向:平生(a.從來;b.終身)。平素。 ⒑ ? |
平陽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平陽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