劈正斧
- 拼音pī zhèng fǔ
- 注音ㄆ一 ㄓㄥˋ ㄈㄨ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劈正斧[ pī zhèng fǔ ]
⒈ ?元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兵器。取“正人不正”之意。
引證解釋
⒈ ?元 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兵器。取“正人不正”之意。
引《元史·輿服志二》:“劈正斧,制以玉,單刃,金涂柄,銀鐏。”
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劈正斧》:“劈正斧,以蒼水玉碾造,高二尺有奇,廣半之,徧地文藻粲然?;蛟唬鹤?殷 時流傳至今者,如天子登極、正旦、天壽節(jié)、御 大明殿 會朝時,則一人執(zhí)之,立於陛下酒海之前,蓋所以正人不正之意。”
劈正斧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正 | zhèng zhēng | 止 | 5畫 | 基本字義 正 zhèng(ㄓㄥˋ) ⒈ ?不偏斜,與“歪”相對:正午。正中( 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 ⒉ ?合于法則的:正當(dāng)( dāng 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規(guī)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厲色。撥亂反正。 ⒊ ?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確。正義。正氣。 ⒋ ?恰好:正好。正中( zhōng )下懷。 ⒌ ?表示動作在進(jìn)行中:他正在開會。 ⒍ ?兩者相對,好的、強(qiáng)的或主要的一方,與“反”相對,與“副”相對:正面。正本。 ⒎ ?純,不雜:正色。正宗。正統(tǒng)。純正。 ⒏ ?改去偏 |
劈 | pī pǐ | 刀 | 15畫 | 基本字義 劈 pī(ㄆ一) ⒈ ?用刀斧或強(qiáng)力破開:劈殺。劈刺。劈成兩半。 ⒉ ?雷電擊壞或擊斃:天打雷劈。 ⒊ ?沖著,正對著:劈頭蓋腦。 ⒋ ?兩個斜面合成的縱截面呈三角形的簡單機(jī)械,刀、斧、楔子等各種切削工具的刃都屬于這一類(亦稱“尖劈”)。 其他字義 劈 pǐ(ㄆ一ˇ) ⒈ ?分開:劈柴。劈成三股。 ⒉ ?分裂,使從原物上分開:把菜幫兒劈下來。 ⒊ ?腿或手指等過分叉開:劈叉。 異體字 礕 漢英互譯 cleave、hack、hag、hew、rip 造字法 形 |
斧 | fǔ | 斤 | 8畫 | 基本字義 斧 fǔ(ㄈㄨˇ) ⒈ ?砍東西用的工具,多用來砍木頭。古代亦用來作兵器:斧子。斧頭。斧鉞。斧柯(a.斧子的柄;b.喻政權(quán)、權(quán)柄)。 ⒉ ?用斧砍:斧正(敬辭,請人修正文句,亦作“斧政”)。斧鑿(a.斧子或鑿子;b.指文藝作品等矯揉造作)。斧藻(雕飾、修飾)。 異體字 鈇 漢英互譯 axe 造字法 形聲:從斤、父聲 English axe, hatchet; chop, hew |
劈正斧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劈正斧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