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稗
- 拼音pú bài
- 注音ㄆㄨˊ ㄅㄞ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蒲稗[ pú bài ]
⒈ ?蒲草與稗草。亦用以指相近相依的事物。
引證解釋
⒈ ?蒲草與稗草。亦用以指相近相依的事物。
引《文選·謝靈運(yùn)<石壁精舍還湖中>詩》:“芰荷迭映蔚,蒲稗相因依?!?br />劉良 注:“芰荷蒲稗皆水草迭遞也?!?br />唐 張九齡 《餞濟(jì)陰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葉》詩:“但恐星霜改,還將蒲稗衰。”
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隨筆》卷四:“豈以云泥今隔絶,遂忘蒲稗舊因依?!?/span>
蒲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蒲 | pú | 艸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蒲 pú(ㄆㄨˊ) ⒈ ?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池沼中,高近兩米。根莖長(zhǎng)在泥里,可食。葉長(zhǎng)而尖,可編席、制扇,夏天開黃色花(亦稱“香蒲”):蒲黃(蒲的花粉)。蒲棒。蒲草。蒲絨。蒲扇。 ⒉ ?指“菖蒲”:蒲節(jié)。蒲月(指農(nóng)歷五月)。 ⒊ ?庵,用草蓋的圓形屋。 ⒋ ?古同“匍”,匍伏。 ⒌ ?姓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浦聲 English type of rush; vine |
稗 | bài | 禾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稗 bài(ㄅㄞˋ) ⒈ ?一年生草本植物,長(zhǎng)在稻田里或低濕的地方,形狀像稻,是稻田的害草。果實(shí)可釀酒、做飼料。 ⒉ ?喻微小的,瑣碎的:稗官(古代的一種小官,專給帝王述說街談巷議、市井傳聞。后泛稱記載軼聞瑣事的文字為“稗稗野史”)。稗史(記載軼聞瑣事的書)。 異體字 薭 造字法 形聲:從禾、卑聲 English darnels, weeds, tares small |
蒲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蒲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