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葵
- 拼音pú kuí
- 注音ㄆㄨˊ ㄎㄨㄟ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蒲葵[ pú kuí ]
⒈ ?一種常綠喬木,生長(zhǎng)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(qū),葉子可以做扇子。
例居左者右手執(zhí)蒲葵扇?!鳌の簩W(xué)洢《核舟記》
英Chinese fan palm;
引證解釋
⒈ ?常綠喬木,葉子大,大部分掌狀分裂,裂片長(zhǎng)披針形,圓錐花序,生在葉腋間,花小,果實(shí)橢圓形,成熟時(shí)黑色。生長(zhǎng)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(qū),葉子可以做扇子。
引晉 嵇含 《南方草木狀·蒲葵》:“蒲葵如栟櫚而柔薄,可為葵笠,出 龍川?!?/span>
⒉ ?指蒲葵扇。
引宋 孫奕 《履齋示兒編·雜記·人物異名》:“扇曰六角、蒲葵、白羽?!?br />明 徐渭 《聞里中有買得扶?;ā吩娭骸拔徉l(xiāng)惡熱連年更,帶得蒲葵上海航?!?br />清 曹寅 《和芷園消夏·葵扇》:“老槐門巷風(fēng)猶昔,來捉蒲葵得幾人?!?/span>
國(guó)語辭典
蒲葵[ pú kuí ]
⒈ ?植物名。棕櫚科蒲葵屬,常綠喬木。莖干為單桿直立,葉呈掌狀分裂,各裂開之細(xì)葉尖端又分裂為二,漸尖銳,向下垂懸?;ㄉ谆螯S綠,果實(shí)呈橢圓形,內(nèi)有一顆種子。其葉可作蒲扇或編成草帽,苞毛可以作繩子或刷子,嫩芽可食。
英語Chinese fan palm, Livistona chinensis
蒲葵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蒲 | pú | 艸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蒲 pú(ㄆㄨˊ) ⒈ ?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池沼中,高近兩米。根莖長(zhǎng)在泥里,可食。葉長(zhǎng)而尖,可編席、制扇,夏天開黃色花(亦稱“香蒲”):蒲黃(蒲的花粉)。蒲棒。蒲草。蒲絨。蒲扇。 ⒉ ?指“菖蒲”:蒲節(jié)。蒲月(指農(nóng)歷五月)。 ⒊ ?庵,用草蓋的圓形屋。 ⒋ ?古同“匍”,匍伏。 ⒌ ?姓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浦聲 English type of rush; vine |
葵 | kuí | 艸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葵 kuí(ㄎㄨㄟˊ) ⒈ ?〔向日葵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莖很高,開大黃花,花常朝向太陽,子可食,亦可榨油。簡(jiǎn)稱“葵”,如“葵花”,“葵心”。 ⒉ ?〔錦葵〕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,夏季開淡紫色或白色花,供觀賞。 ⒊ ?〔蜀葵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花有紅、紫、白等色,根可入藥。亦稱“胡葵”、“吳葵”、“一丈紅”。 ⒋ ?〔冬葵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果實(shí)扁圓形。種子、根、莖、葉均可入藥。簡(jiǎn)稱“葵”。 ⒌ ?〔蒲葵〕常綠喬木, |
蒲葵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蒲葵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