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扁銀兩
- 拼音qí biǎn yín liǎng
- 注音ㄑ一ˊ ㄅ一ㄢˇ 一ㄣˊ ㄌ一ㄤˇ
- 繁體旗扁銀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旗扁銀兩[ qí biǎn yín liǎng ]
⒈ ?清制,發(fā)給新中式舉人、進士樹旗立匾于宅門的銀兩。
引證解釋
⒈ ?清 制,發(fā)給新中式舉人、進士樹旗立匾于宅門的銀兩。
引《清會典事例·禮部·貢舉》:“鄉(xiāng)、會試中式人員,應得旗扁銀兩及表里緞疋,應照舉人、進士例給予。”
旗扁銀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銀 | yín | 钅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銀(銀) yín(一ㄣˊ) ⒈ ?一種金屬元素,可以制貨幣和器皿、電子設備、感光材料、裝飾品等:銀子。銀杯。銀牌。 ⒉ ?舊時用銀鑄成塊的一種貨幣:銀幣。銀錠。銀洋。銀錢。銀圓(亦作“銀元”)。銀號(規(guī)模較大的錢莊)。銀行( hāng )。銀票。 ⒊ ?像銀的顏色:銀白。銀發(fā)( fà )。銀河(亦稱“天河”、“銀漢”)。銀樣镴槍頭(喻表面還不錯,實際上不中用,好像顏色如銀子的錫镴槍頭一樣)。 ⒋ ?古同“垠”,邊。 ⒌ ?姓 |
旗 | qí | 方 | 14畫 | 基本字義 旗 qí(ㄑ一ˊ) ⒈ ?用布、紙、綢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標識,多是長方形或方形:旗子。旗幟。旗號。旗艦。旗手。 ⒉ ?中國清代滿族的軍隊編制和戶口編制(共分八旗,后又建立蒙古八旗,漢軍八旗),特指屬于滿族的:旗人(滿族人)。旗籍。旗袍。 ⒊ ?中國內蒙古自治區(qū)的行政區(qū)劃,相當于縣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flag、banner、standard 造字法 形聲:從方、其聲 English banner, flag, streamer |
兩 | liǎng | 一 | 7畫 | 基本字義 兩(兩) liǎng(ㄌ一ㄤˇ) ⒈ ?數目,二。一般用于量詞和“個、半、千、萬、億”前:兩個黃鸝。兩本書。 ⒉ ?雙方:兩可。兩邊。兩便(客套用語,彼此方便)。兩旁。兩側。兩袖清風。兩敗俱傷。 ⒊ ?中國市制重量單位:十兩(一市斤。舊制為十六兩一市斤)。半斤八兩(喻彼此一樣,不相上下,含貶義)。 ⒋ ?表示不定數目:兩下子。兩著兒( zhāor )。 異體字 兩 両 ? 漢英互譯 liang、tael、twai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wo, both, pair, co |
扁 | biǎn piān | 戶 | 9畫 | 基本字義 扁 biǎn(ㄅ一ㄢˇ) ⒈ ?物體平而?。罕舛埂1鈸?。扁圓。扁鏟。 ⒉ ?古同“匾”,匾額。 其他字義 扁 piān(ㄆ一ㄢ) ⒈ ??。罕庵?。 異體字 褊 鶣 匾 藊 漢英互譯 flat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lat; tablet, signboard |
旗扁銀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旗扁銀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