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旦
- 拼音qī dàn
- 注音ㄑ一 ㄉㄢ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旦[ qī dàn ]
⒈ ?西域龜茲(今新疆庫車)人蘇祗婆善彈琵琶,于北周武帝時隨突厥皇后入朝,傳述龜茲樂律理論。詳《隋書·音樂志中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西域 龜茲 (今 新疆 庫車 )人 蘇祗婆 善彈琵琶,于 北周 武帝 時隨 突厥 皇后入朝,傳述 龜茲 樂律理論。詳《隋書·音樂志中》。參閱 清 凌廷堪 《燕樂考原》、 向達(dá) 《龜茲蘇祗婆琵琶七調(diào)考原》、 林謙三 《隋唐燕樂調(diào)研究》、 潘懷素 《從古今字譜論龜茲樂影響下的民族音樂》。
引《遼史·音樂志》:“隋高祖 詔求知音者, 鄭譯 得 西域 蘇祗婆 七旦之聲,求合七音八十四調(diào)之説,由是雅俗之樂,皆此聲矣?!?br />《遼史·音樂志》:“雅樂有七音,大樂亦有七聲,謂之七旦?!?/span>
七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旦 | dàn | 日 | 5畫 | 基本字義 旦 dàn(ㄉㄢˋ) ⒈ ?早晨:旦暮。通宵達(dá)旦。枕戈待旦。 ⒉ ?表示某一天,亦指農(nóng)歷的初一日:旦望(農(nóng)歷的初一和十五日)。元旦。旦日(a.明天:b.白天)。 ⒊ ?傳統(tǒng)戲劇里扮演女子的角色:老旦?;ǖ?。 ⒋ ?纖度單位,九千米長的纖維重量為多少克,它的纖度就是多少旦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dawn、day 相關(guān)字詞 夕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dawn; morning; day |
七旦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旦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