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膚之痛
- 拼音qiè fū zhī tòng
- 注音ㄑ一ㄝˋ ㄈㄨ ㄓ ㄊㄨㄥˋ
- 繁體切膚之痛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切膚之痛[ qiè fū zhī tòng ]
⒈ ?切膚:與自身關(guān)系極密切。親身感受的痛苦。比喻感受深切。
例受萬罪于公門,竟屬切膚之痛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冤獄》
英keenly felt pain;
引證解釋
⒈ ?切身的痛苦。
引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中:“獨(dú)其切膚之痛,乃有未能恝然者,輒復(fù)云云爾?!?br />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冤獄》:“受萬罪於公門,竟屬切膚之痛。”
魯迅 《吶喊·阿Q正傳》:“他起來之后,也仍舊在街上逛,雖然不比赤膊之有切膚之痛,卻又漸漸的覺得世上有些古怪了?!?/span>
國語辭典
切膚之痛[ qiè fū zhī tòng ]
⒈ ?親身感受到的痛苦。形容極為深刻難忘。
引《聊齋志異·卷七·冤獄》:「受萬罪于公門,竟屬切膚之痛?!?/span>
近切身痛苦
反漠不相關(guān) 無關(guān)痛癢
英語keenly felt pain, bitter anguish
切膚之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之 | zhī | 丶 | 3畫 | 基本字義 之 zhī(ㄓ) ⒈ ?助詞,表示領(lǐng)有、連屬關(guān)系:赤子之心。 ⒉ ?助詞,表示修飾關(guān)系:緩兵之計(jì)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⒊ ?用在主謂結(jié)構(gòu)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 ⒋ ?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 ⒌ ?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 ⒍ ?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 ⒎ ?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 造字法 原為會(huì)意:上像向前的腳,下 |
痛 | tòng | 疒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痛 tòng(ㄊㄨㄥˋ) ⒈ ?疾病、創(chuàng)傷等引起的難受的感覺:頭痛。肚子痛。痛風(fēng)。痛癢(a.喻疾苦,如“痛痛相關(guān)”;b.喻緊要的事,如“不關(guān)痛痛”)。 ⒉ ?悲傷:悲痛。哀痛。痛楚。痛惜。痛不欲生。 ⒊ ?盡情地,深切地,徹底地:痛擊。痛悼。痛責(zé)。痛快。痛改前非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che、extremely、pain、sorrow 造字法 形聲:從疒、甬聲 English pain, ache; sorry, sad; bitter |
切 | qiē qiè | 刀 | 4畫 | 基本字義 切 qiē(ㄑ一ㄝ) ⒈ ?用刀從上往下用力:切菜。切除。切磋(本義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,引申為在業(yè)務(wù)、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長處,糾正缺點(diǎn),如“切切琢磨”)。 其他字義 切 qiè(ㄑ一ㄝˋ) ⒈ ?密合,貼近:切當(dāng)( dàng )。切膚(切身)。切己。親切。 ⒉ ?緊急:急切。迫切。 ⒊ ?實(shí)在:切忌。懇切。 ⒋ ?舊時(shí)漢語標(biāo)音的一種方法,用兩個(gè)字,取上一字的聲母與下一字的韻母拼成一個(gè)音。亦稱“反切”。 異體字 砌 漢英互譯 |
膚 | fū | 月 | 8畫 | 基本字義 膚(膚) fū(ㄈㄨ) ⒈ ?肉體表面的皮:皮膚。肌膚。切膚之痛。體無完膚。 ⒉ ?表面的,淺薄的:膚淺。膚泛。 ⒊ ?大:“薄伐獫狁,以奏膚公”(“膚公”即“大功”)。 異體字 膚 漢英互譯 skin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夫聲 English skin; superficial, shallow |
切膚之痛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