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符六詔
- 拼音qī fú liù zhào
- 注音ㄑ一 ㄈㄨˊ ㄌ一ㄡˋ ㄓㄠˋ
- 繁體七符六詔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符六詔[ qī fú liù zhào ]
⒈ ?謂多次發(fā)布命令。符,兵符。詔,詔書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多次發(fā)布命令。符,兵符。詔,詔書。
引明 沉采 《千金記·登拜》:“王法無親,各官遵守,三令五申,七符六詔,雖云兵出有奇,其實兵行詭道?!?/span>
七符六詔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詔 | zhào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詔(詔) zhào(ㄓㄠˋ) ⒈ ?告訴,告誡:為人父者,必能詔其子。 ⒉ ?帝王所發(fā)的文書命令:詔書。詔令。詔諭。奉詔。遺詔。 異體字 詔 造字法 會意兼形聲 English decree, proclaim; imperial decree 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六 | liù lù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六 liù(ㄌ一ㄡˋ) ⒈ ?數(shù)名,五加一(在鈔票或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陸”代):六書(古時分析漢字形、音、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)。六甲。六藝(a.古時指“禮”、“樂”、“射”、“御”、“書”、“數(shù)”六種技藝;b.六經(jīng))。六欲(佛教名詞,指“色欲”、“形貌欲”、“威儀姿態(tài)欲”、“言語音聲欲”、“細(xì)滑欲”、“人想欲”;泛指人的各種欲望)。六合(“東”、“南”、“西”、“北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,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|
符 | fú | 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符 fú(ㄈㄨˊ) ⒈ ?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(diào)兵將用的憑證:虎符。符信。符節(jié)。 ⒉ ?代表事物的標(biāo)記、記號:符號。音符。 ⒊ ?相合:符合。言行相符。 ⒋ ?道士畫的驅(qū)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:符咒。護身符。 ⒌ ?古代稱祥瑞的征兆:符瑞。符應(yīng)( yìng )(指天降“符瑞”,與人事相應(yīng))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苻 漢英互譯 accord with、symbol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付聲 English i.d. tag, tally, symbol, charm |
七符六詔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符六詔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