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誥
- 拼音qī gào
- 注音ㄑ一 ㄍㄠˋ
- 繁體七誥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誥[ qī gào ]
⒈ ?南朝梁陶弘景撰《真誥》二十卷,分為《運(yùn)題象》、《甄命授》、《協(xié)昌期》、《稽神樞》、《闡幽微》、《握真輔》、《翼真檢》七篇。后因以“七誥”泛稱道教經(jīng)典。
引證解釋
⒈ ?南朝 梁 陶弘景 撰《真誥》二十卷,分為《運(yùn)題象》、《甄命授》、《協(xié)昌期》、《稽神樞》、《闡幽微》、《握真輔》、《翼真檢》七篇。后因以“七誥”泛稱道教經(jīng)典。
引清 錢謙益 《登茅山》詩之二:“白頭未了人間事,慚愧曾探七誥文?!?/span>
七誥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(shí)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seven |
誥 | gào | 讠 | 9畫 | 基本字義 誥(誥) gào(ㄍㄠˋ) ⒈ ?古代帝王對(duì)臣子的命令:誥命。誥封。 ⒉ ?告誡,勉勵(lì):自誥。誥誡。 ⒊ ?帝王任命或封贈(zèng)的文書:誥敕(官吏受封的文書)。 異體字 誥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告聲 English inform, notify, admonish, order |
七誥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誥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