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觀帖
- 拼音qī guān tiē
- 注音ㄑ一 ㄍㄨㄢ ㄊ一ㄝ
- 繁體七觀帖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觀帖[ qī guān tiē ]
⒈ ?法帖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法帖名。 元 翰林學(xué)士 程鉅夫 致仕南歸,翰林侍講學(xué)士 袁桷 撰《七觀》以送之,書畫家 趙孟頫 為之書寫。后世作為學(xué)習(xí)寫字的樣本,稱為“七觀帖”。參閱《佩文齋書畫譜》卷七九。
引元 趙孟頫 《<七觀>跋》:“《七觀》者,翰林待制 袁公 桷 之所作也。何為而作也?翰林承旨 程公 請老而歸, 袁公 作此以送之也……僕雖衰老目昏,不覺援筆為書一通。若 袁公 不以筆札之陋,刻諸堅石,庶幾詞翰相須之義,傳之天下,后世以為美談云爾?!?/span>
七觀帖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帖 | tiè tiě tiē | 巾 | 8畫 | 基本字義 帖 tiè(ㄊ一ㄝˋ) ⒈ ?學(xué)習(xí)寫字時摹仿的樣本:碑帖。字帖。畫帖。 其他字義 帖 tiě(ㄊ一ㄝˇ) ⒈ ?便條:字帖兒。 ⒉ ?邀請客人的紙片:帖子。請?zhí)?⒊ ?寫著生辰八字的紙片:庚帖。換帖。 ⒋ ?量詞,用于配合起來的若干味湯藥:一帖中藥。 其他字義 帖 tiē(ㄊ一ㄝ) ⒈ ?妥適:妥帖。安帖。 ⒉ ?順從,馴服:服帖。俯首帖耳。 ⒊ ?姓。 漢英互譯 a book containing models of handwriting or painting for learners to copy、card、invitation、note、obedi 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觀 | guān guàn | 見 | 6畫 | 基本字義 觀(觀) guān(ㄍㄨㄢ) ⒈ ?看,察看:觀看。觀止(贊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,無以復(fù)加)。觀風(fēng)(a.暗中察看動靜,以定行止;b.觀察民間風(fēng)俗習(xí)慣,生活狀態(tài))。觀陣。觀賞。觀察。觀感。參觀。 ⒉ ?看到的景象或樣子:觀瞻(a.事物的外觀、景象及其留給人們的印象;b.注視,瞻望)。大觀。奇觀。 ⒊ ?對事物的看法、認(rèn)識:觀點。觀念。主觀。客觀。世界觀。 其他字義 觀(觀) guàn(ㄍㄨㄢˋ) ⒈ ?道教的廟宇:白云 |
七觀帖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觀帖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